《AIDS Research and Therapy》最近發表了一份病例報道,描述了與梅毒相關的免疫重建炎癥綜合征(IRIS)的救治過程,并對既往文獻報道進行了匯總分析。這一病例報道揭示了梅毒相關IRIS的診斷挑戰,并提供了治療的經驗教訓。

這位病例報道中的患者是一名42歲的HIV,他在2022年2月出現了視力模糊、眼部疼痛和左眼畏的癥狀。在過去的六個月里,除了口外,他否認發生過其他行為。該患者目前正在接抗逆轉錄病毒治療,但他的治療依從較差。他的CD4細胞計數為196個/μl,HIV病毒載量為258拷貝/ml。眼部檢查顯示葡萄炎,懷疑是巨細胞病毒染,于是立即開始使用纈更昔韋治療,并逐漸改為以比特拉韋為基礎的治療方案。

然而,兩周后,患者的癥狀加重,對側眼睛也出現問題,不得不再次院。院時的檢查顯示除了C反應蛋白略高(15 mg/dl,正常<5 mg/dl)外,其他指標均正常。梅毒特異清學檢測呈,快速漿反應素(RPR)為1:32,而之前的檢測結果一直為中巨細胞病毒的載量為。由于眼部累,纈更昔韋被停用,而給予了青霉素G和眼部類固醇治療。腦部的CT和MRI顯示雙側鞏增強。腰椎穿刺顯示細胞計數為130個/μl,腦脊總蛋白升高(729 mg/dl,正常范圍為150~450 mg/dl),葡萄糖值正常。經過治療后,梅毒螺旋的PCR檢測和RPR檢測結果都轉為

這位患者在接梅毒治療的第一周出現了惡化的癥狀,包括CD4計數的增加(318個細胞/μl),HIV-RNA的減(42 cp/ml),頭皮、背部、足底和手掌上出現皮丘疹,斑片狀發,眉落,并出現頸部、腋窩和腹結腫大。然而,在接下來的幾天里,患者的病有所好轉,出院后6個月,眼部癥狀完全消失。

通過對既往文獻的回顧,研究人員發現曾報道過14例IRIS梅毒病例,其中均為男,中位年齡為43歲。其中7人是HIV初治患者,另外7人是HIV經治者,但治療依從都較差。這些患者的基線HIV病毒載量中位數為177828拷貝/ml,CD4+T淋細胞計數普遍低于200,中位數為91細胞/μl。IRIS的表現與HIV病毒載量的減和CD4+細胞計數的增加有關。在10例患者中,初始梅毒清學檢測結果均為,但在IRIS發展后出現了清轉換。開始抗逆轉錄病毒治療后,IRIS發展的中位時間為28天。皮和眼部累是最常見的報告。在大多數況下,無需使用全類固醇,12例患者的治療結果良好。

總的來說,這份病例報道以及文獻回顧表明,在開始抗逆轉錄病毒治療后出現不尋常的皮疹或眼科損害時,應該考慮與梅毒相關的IRIS。即使在開始治療前的梅毒清學檢測結果為,當發現疑似梅毒的癥狀時,仍應保持高度懷疑。這份報道為臨床醫生提供了診斷和治療梅毒相關IRIS的經驗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