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花蓮慈濟醫院,有一間非常特別的病房,名為“心蓮病房”。這個病房是專門為癌癥末期患者和其他疾病末期患者設立的,提供臨終關懷。之前,我有幸能夠訪問這個病房,而那一天的經歷讓我到了溫暖和震撼。

在臺灣,人們對待死亡的態度似乎與我們大陸有所不同。在大陸,人們往往避諱談論死亡,好像它與我們無關。我們已經習慣了將死亡排除在意識之外,直到它突然顯現,使我們驚慌失措,心力瘁,甚至留下許多愧疚和憾。然而,在心蓮病房,我聽到了笑聲,甚至是孩子們的笑聲。這讓我到震驚,因為通常況下,人們會覺得與死亡相關的事是恐怖和悲傷的,笑聲似乎與死亡格格不

為什麼會有孩子們在臨終照護病房中笑著玩耍呢?難道不怕嚇到他們嗎?通常況下,人們會努力將孩子與死亡隔離開來,不讓他們參與臨終的告別。然而,這樣真的好嗎?事實上,當孩子們沒有機會與臨終的親人告別時,他們可能會在心里留下深深的憾和悲傷。因此,在心蓮病房中,孩子們的笑聲似乎告訴我們,接納死亡是生命本有的,而理解死亡也可以是的見證和延續。因此,在寶貴的時間里,親人之間可以互相道謝、互相道歉、互相道、互相道別,這可能給逝者和生者帶來最大的安

在心蓮病房中,除了提供藥和其他減輕病人痛苦的方法之外,還有許多人文關懷。病房外面的花園讓病人可以、綠葉和清風,走廊上的設備可以推到床頭讓病人觀看電視或視頻,寬敞舒適的休息室和餐廳讓病人可以與親人聊天、用餐,最后的親。此外,病房外面的佛堂讓有需要的人隨時可以進去,電話間讓家屬可以在通話時不任何打擾,志工和專業的社工也會陪伴病人和家屬,協助他們理復雜的緒和問題,盡量不留下憾。

心蓮病房還設有一間特別的“往生室”,可以據患者的需要進行設置,讓生命到了最后階段的人能夠得到藉與支持。這種照護方式與我們通常認為的只有在ICU中滿管子地死去才是“正常”的方式相反。心蓮病房通過提供適的照護來取代有創搶救,通過人文關懷來滿足患者和家屬的心理和靈需求,讓患者能夠安寧地、有尊嚴地離開這個世界,讓死亡和出生一樣,得到祝福。

慈濟醫學院在這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們通過建立“無語良師教育計劃”,將人文神融醫學教育中,讓學生能夠視病如親,學到一切的醫學知識和對生命的尊重。這個計劃已經贏得了人們的信任,越來越多的人愿意捐出為“無語良師”,讓更多人找到了死后的生命意義。

我希每所醫院都能像心蓮病房一樣,給予臨終患者溫暖和尊嚴的選擇。只有在對生命的珍惜與尊重下,社會才會變得溫暖而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