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至5月19日,為了提升公眾對炎癥腸病的認知水平,傳播健康理念,自治區南溪山醫院舉辦了一系列活,積極宣傳炎癥腸病的預防和治療知識,樹立了“早診早治”的科學理念。

炎癥腸病是一種病因未明的慢非特異腸道炎癥疾病,包括克羅恩病、潰瘍結腸炎和未定型炎癥腸病,被稱為“綠癌癥”。該病的診治困難在于早期癥狀難以察覺,許多患者在早期并未覺到腸道的異常,只有在出現明顯的不適,如食不振、嚴重腹脹、黑便、腹部有腫塊等癥狀時才會前往醫院就診,但此時病已經惡化,增加了治愈的難度。全球已經有超過500萬人患有炎癥腸病,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將每年的5月19日定為“世界炎癥腸病日”。

5月18日,南溪山醫院消化科在病房區舉行了患者教育會,副主任醫師張海蓮為病友們講解了炎癥腸病的防治相關知識,并普及了“早診早治”的容。5月19日,消化科與營養科等相關科室聯合在門診樓前舉行了義診活,為群眾提供了測量糖、免費檢測幽門螺桿菌等服務,并針對炎癥腸病回答了群眾的咨詢,普及相關知識。

多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南溪山醫院消化科高度重視炎癥腸病的預防和診治工作,每年的“世界炎癥腸病日”都會舉辦義診活。消化科主任張啟芳表示,炎癥腸病(IBD)如果不及時治療,最終可能導致腸癌。作為一種慢病,該病需要長期治療和科學管理。早診早治可以有效防止消化道進一步損傷,避免并發癥的發生,降低疾病的復發率和手率。對于有家族腸病史、既往有腸道腫瘤史的人群,還需要增加篩查的頻率。

通訊員:楊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