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出現這4種表現,是腸胃損的重要信號!一日三餐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同時也是疾病為我們發出預警的關鍵時刻。我們應該注意觀察餐后的變化,以幫助我們了解自的健康狀況。餐后是自測腸胃健康的關鍵期,因為進食后,腸胃開始工作,一些平時藏的腸胃不適癥狀可能會暴出來。如果飯后出現以下4種問題,可能是疾病導致的,我們需要引起注意。

1. 脹氣:吃完飯之后出現脹氣的人,可能與進食過快、狼吞虎咽有關。如果改變進餐速度后癥狀仍無改善,應考慮是否有慢胃炎、胃下垂等疾病。

2. 腹瀉:飯后立即腹瀉,稍有涼或吃東西不當就會發作,有時有便意但上廁所卻無大便,人也沒有消瘦,可能與慢過敏腸炎有關。

3. 嘔吐:經常出現飯后嘔吐,建議做胃鏡檢查。除了改變不良飲食習慣,還可適當吃點提升胃力的藥或胃黏保護劑。

4. 打嗝:打嗝的病因有很多,多由消化不良引起,慢胃炎、反流食管炎等病癥也會導致打嗝頻繁。此外,如果突然打嗝不斷,并伴有消瘦、食減退等癥狀,需要引起注意。

飯后,我們應該注意選擇正確的姿勢。立刻運并不能消食,特別是劇烈運,更不應該馬上就做。這是因為運時,人中會有一部分集中到運系統,延緩了消化的分泌,容易發功能消化不良。飯后馬上躺下,不僅容易發胃食管反流等腸胃疾病,還容易長胖,也不利于控制糖。白天進餐后不宜立即臥床,晚上睡前2~3小時不宜再進食。相比之下,小坐一會兒是較為合適的做法,這樣可以確保心、腦等重要臟供應。吃完飯后,在原位小坐十幾分鐘,然后再起來走,這樣比較安全。據餐后時間選擇合適的運,但如果在運不舒服,最好先緩緩再做,以免傷害

除了正確的姿勢,我們還可以采取一些飯后養生小技巧。漱口是保護口腔健康的有效方法,可以清除食殘味和殘渣,使細菌不容易在牙齒上滋生。用鹽開水漱口的效果最好。剛吃完飯,可以稍稍站一會,利用這段時間,腰、踮踮腳尖、做做深呼吸,都能提神醒腦。據中醫理論,早晨7~9點是胃經的主要活時間,胃經在中醫經絡中被稱作“長壽經”,經過膝關節。所以,在早餐過后20分鐘左右,用手反復膝關節,可以幫助胃經通暢。另外,在早餐后敲打小外側5分鐘,有助于延年益壽。特別是可以重點拍打足三里,能生發胃氣、燥化脾,有利于長壽。雖然這些只是一些小作,但對健康非常有益。

(圖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