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了不要檢查,非要來,現在好了,查出問題了!”李大爺焦慮不已地看著檢查結果。李大爺今年60歲,最近嚴重拉肚子,每天要拉5、6次,他的兒子非常擔心,所以給他預約了腸鏡檢查。當他看到檢查單上寫著“直腸息”這四個字時,李大爺嚇得半死。其實,腸息只是一種長在腸道壁的“疙瘩”,并不是什麼大問題。在我國,腸息的總發病率約為1.6%~12.0%,中年人群的發病率更高,達到10%~30%。絕大多數腸息都不需要進行開腹手,在腸鏡下就可以切除,所以大家不需要太過擔心。
那麼,腸息是如何形的呢?目前對于腸息的病因和發病機制還不完全清楚,但是大量的研究表明,腸息的發生和發展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傳因素、腸道炎癥疾病、飲食因素、生活習慣、吸煙和喝酒、超重、年齡、別以及幽門螺桿菌染等。研究還顯示,吸煙史超過20年的人更容易患上較大的腺瘤。此外,腸息的發生率隨著年齡的增長顯著上升,中年人群的腸息發病率高達10%~30%,男比更容易患上腸息。
當腸道出現息時,會有一些表現。腸息的起病通常匿,大部分患者沒有明顯癥狀,這就導致很難及時發現。然而,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以下四個表現:便和貧、排便習慣改變、腹痛以及大便狀改變。當息的直徑達到或超過1cm時,由于糞便的迫或刺激,可能導致息表面糜爛或潰瘍,從而出現便的癥狀。便通常呈現間斷或大便表面出,多為鮮紅。另外,有些患者主要表現為便,而另一些患者則主要是腹瀉,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便和腹瀉替的況。多發直腸息常伴有腹痛和腹瀉等癥狀,如果出現繼發染,稀便常常有泡沫,氣味也會穢臭。此外,腸息還可能導致大便變細或扁形。
有研究表明,95%的大腸癌是由腸息逐步演變而來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息都會發展癌癥。腸息的惡變概率與息的大小、數量和類型有關。息的直徑越大,惡變的風險越高,直徑大于2cm的息的惡變率顯著上升;多發息的惡變率要高于單發息;而管狀腺瘤的惡變率相對較低,絨狀腺瘤的惡變率較高。此外,腸息發展腸癌一般需要5~10年的時間,所以只要及早發現并及時干預,就可以阻止腸癌的發展。
為了預防腸癌,我們可以從篩查腸息開始。《中國結直腸息冷切專家共識》明確指出,大部分散發結直腸癌都是由結直腸息逐漸發展而來的,因此,結腸鏡篩查和切除腸息是降低結直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手段。對于年齡在40歲以上、有腸息家族史、有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長時間久坐的人群,以及出現上述癥狀的人群,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進行腸鏡檢查,以了解自己是否存在息。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鏡下治療的方式對腸息進行理,通過腸鏡檢查,醫生可以準確確定息的大小和位置,如果腸息不大且數量不多,醫生可以直接在鏡下切除。數據顯示,通過鏡摘除腺瘤息,可以將結直腸癌的發生率降低76%~90%。
最后,我想給大家分一些預防腸息的方法:保持三餐規律,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食用高脂肪、油炸和腌熏食品;戒煙限酒,避免久坐,適當運,保持重在正常范圍;對于沒有癥狀的人群,至在40歲左右進行一次腸鏡檢查;對于高危人群,建議在35歲左右進行一次腸鏡檢查。同時,對于曾經患有息的人群,在切除息后也要定期進行復查,以避免息復發。
參考文獻:
1. 朱寶欣,劉娜,蔡元雪. 無癥狀人群結直腸息篩查的風險指標分析[J]. 右江醫學,2019,47(8):595-599.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9.08.009.
2. 張寶順,楊玉,楊奎龍,等. 直腸息臨床常見癥狀及特例分析[J]. 中國農村衛生,2014(z2):131-131.
3. 曹中華,高峰. 結直腸息患者的臨床癥狀對其病的提示作用分析[J]. 當代醫藥論叢,2020,18(20):126-129. DOI:10.3969/j.issn.2095-7629.2020.20.095.
4. 侯運萌,李海,王李安,等. 結腸息與幽門螺桿菌染及胃息的關系[J]. 中國鏡雜志,2023,29(3):73-80. DOI:10.12235/E20220103.
5. 劉文斌. 腸息一定會變腸癌嗎?需要治療嗎?[J]. 保健文匯,2021,22(20):29.
6. 胃腸息 早發現早治療防癌變.人民網.2023年01月11日
7. 大腸息發生的十大相關因素,你了解多?.澎湃新聞.20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