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息的生長通常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而發展為腸癌則需要經歷相當長的時間,可能需要數年甚至更久。然而,需要多長時間往往很難預料和確定。這也是為什麼專科醫生在發現腸息后會強烈建議及時進行腸鏡下切除的原因。下面是我在臨床上接診過的一位患者的真實就醫經歷。

這位患者在20年前的腸鏡檢查中發現了一顆直徑為5毫米的直腸亞。然而,這個發現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也沒有進行復查和追蹤,結果讓息在過去的20年里自由生長,最終演變了直腸癌,需要進行直腸癌,切除包括腫瘤在的一段腸段。這種治療過程不僅會導致腸道的缺失和較大的創傷,還需要消耗大量的醫療資源和費用。

患者的主訴是過去三個月大便次數增多并伴有反復便。在進一步詢問既往病史和是否進行過腸鏡檢查后,患者竟然拿出保存完好的腸鏡檢查報告,告訴我他在20年前曾做過結腸鏡檢查,并發現了一顆直徑為5毫米的直腸亞,但沒有進行理。而在過去的20年里,他竟然沒有重視這個問題,也沒有再進行腸鏡復查來追蹤息的變化況!那麼一個生長了20年的息會是什麼樣子呢?它已經癌變了嗎?況有多嚴重呢?患者帶著擔憂和好奇進行了電子結腸鏡檢查,發現在距離緣12厘米到17厘米的直腸位置,有一塊直徑為4厘米到5厘米的潰爛壞死的腫塊。從腸鏡檢查的結果基本可以確定,這個直腸息已經癌變為直腸癌,并且已經不屬于早期階段!于是,取了5塊組織樣本進行病理檢查以確定其質。在其他腸段并未發現息或其他病變。病理檢查的結果顯示:直腸中分化腺癌。病理檢查是腸癌診斷的最可靠標準,至此,腸癌得到了確診,而息的癌變也毋庸置疑。

這個案例揭示了一個關于腸息的事實和結局。一個直徑為5毫米的直腸亞在20年的時間里長大了10倍,發展了一個直徑為50毫米的病變。它從良的息(癌前病變)演變了直腸癌。可惜的是,患者錯過了兩個重要的理時機。首先,他錯過了腸癌癌前病變的理時機,沒有在息于癌前病變階段時進行腸鏡下超微創切除,以祛除癌前病變并預防腸癌的發生。其次,他也錯過了早期腸癌鏡可治愈切除的理時機,沒有在息剛剛癌變,仍屬于鏡可治愈切除的早期腸癌階段及時就診。如果他能做到這一點,就可以在早期通過鏡下超微創切除局部早期癌變的息,而無需開腹手或切除整段腸道,從而保持腸道的完整,避免直腸癌治手所帶來的巨大創傷。

慶幸的是,最后患者的腸癌分期僅為T3,并且沒有發生轉移。后復查一次,未發現異常。這個案例給我們帶來了一些教訓和警示。首先,腸息是腸癌的癌前病變,大部分腸癌都源于腸息癌變。因此,一旦發現腸息,應及時進行鏡下超微創切除理,以預防腸癌的發生。其次,我們必須樹立腸鏡健康檢查的理念,據不同的群,在適當的年齡開始接腸鏡檢查,及時發現和治療腸息,有效預防腸癌的發生,降低腸癌的發病率。同時,也要及時發現早期腸癌,以便獲得早期治療機會,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降低腸癌的病死率,減個人、家庭和社會的醫療負擔。最后,腸胃健康科普宣傳工作任重而道遠,仍需要持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