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在進行檢時,如果發現自己患有腸息,會到非常張。一位40歲的中年患者帶著腸鏡檢查報告急匆匆地咨詢醫生:“醫生,我做腸鏡時發現了腸息,這意味著已經癌變了嗎?”醫生耐心地解釋,腸息并沒有癌變的風險,醫生會將息送去病檢,你可以查看檢查結果,結果顯示為絨狀管狀腺瘤,這是腺瘤的一種類型,可以理解為癌前病變,只要切除了它就沒有問題了。患者終于松了一口氣。

所謂的癌前病變是指可能轉變為癌癥的良疾病,通俗來說,就是癌癥前的階段。超過95%的大腸癌都是由大腸腺瘤轉化而來,轉變的時間短則五年,長則需要10-15年。舉個例子,如果一個人在40歲時就長了大腸腺瘤,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和理,快的話在45歲時就可能發展為大腸癌,慢一點的話可能在50-55歲時發展為大腸癌。而這個年齡段恰恰是大腸癌高發的年齡。

如果在腸鏡檢查時直接確診為大腸癌,檢查醫生是無能為力的,只能求助外科醫生。腸癌手屬于外科中比較大的手類型,有些需要剖腹探查,有些可以通過腹腔鏡微創手進行,但仍然需要切除附近的一段腸管,因此會造一定的損傷。然而,如果腸鏡檢查時被確診為大腸腺瘤,你就賺大了。因為大腸腺瘤與大腸癌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檢查醫生可以直接在腸鏡下切除息,注意,只切除息,而不是切除腸管,這樣只會在腸黏上留下一個創面,表上沒有任何創面。通過這種微創手一次,你就可以將大腸癌的風險降到最低。

因此,醫生常常告訴患者,發現腸息并不是壞事,甚至應該慶祝一下,醫生并不是開玩笑。然而,許多人平時并不愿意將腸鏡作為檢的方式,只有在出現明顯癥狀時,家人和醫生的勸說才會勉強接腸鏡檢查。然而,大多數大腸息不會引起任何不適,一旦出現不適,往往已經是大腸癌的癥狀。因此,當你出現明顯癥狀時去做腸鏡檢查,其實已經有些晚了。要想明確是否患有腸息,即使沒有任何癥狀,也應該養定期進行腸鏡檢查的習慣。

許多人每年都進行各種形式的檢,但卻唯獨不愿意接腸鏡檢查。然而,如果忽視了腸鏡檢查的可能,就可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不久前,醫生遇到了一位患者,這位患者在過去的10年里每年都進行檢,然而卻患上了大腸癌,原因就是從未接過腸鏡檢查。這位患者說:“我的大便很好,覺很好,能正常進食,我覺得自己的腸道沒有任何異常。”許多拒絕腸鏡檢查的人都有類似的言論。然而,沒有癥狀并不代表你的腸道一定是健康的。道理很簡單,在疾病的早期,腸道是不會發出任何警報的。

所以,請不要猶豫了,去做一次腸鏡檢查吧。如果腸鏡檢查發現了腸息,也不要過于沮喪,你甚至應該謝自己的明智選擇,及時發現了腸道的病變,并及時采取干預措施,這樣你就能將大腸癌的風險降到最低。試問,這難道不是好事嗎?更重要的是,一旦發現腸息,許多患者會養定期進行檢的好習慣。這種好習慣無疑為腸道健康增加了一層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