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流傳著一句熱門段子:“人生無常,大腸包小腸”。這句話特別適合形容各種社死畫面,但是我們不要問,這種況真的存在嗎?大腸真的能包小腸嗎?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病癥呢?今天,我來給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大腸包小腸”這個問題。

“大腸包小腸”其實主要是指腸套疊這一病癥。人的腸道分為小腸(十二指腸、空腸、回腸)和大腸(盲腸、闌尾、結腸、直腸、門)。腸套疊是指一段腸管進了相連的腸管,導致該部分腸道空間變窄。腸套疊可以發生在小腸和大腸的各個部位。在嬰兒中,腸套疊主要發生在回腸和盲腸部位,也就是回腸末端進到寬大的盲腸。回腸屬于小腸,而盲腸屬于大腸,所以可以說真的出現了“大腸包小腸”的況。

腸套疊分為原發和繼發兩類,嬰兒多為原發腸套疊。主要癥狀包括腹痛(表現為小兒陣發哭鬧)、嘔吐、腹脹、腹部臘腸樣包塊、果醬樣便等。腸套疊可以分為急和慢,對嬰兒來說,急腸套疊最為常見,全年都有發病,其中春末夏初的發病率最高。腸套疊多發生在嬰上,可能與他們的腸道發育未完全型有關。這種況在4到10個月大的嬰兒中較為常見,隨著年齡增長,發病率逐年減,通常男孩的發病率要高于孩。此外,人腸套疊的病因主要是繼發腸套疊,通常表現為慢反復發作,多發生在有病變的腸管,如良或惡腫瘤、息、結核、粘連等,這些都會影響腸管的正常蠕為腸套疊的發因素。

腸套疊的發生會增加腸穿孔、腸壞死和腹炎的風險。當腸套疊發生時,腸壁的供應會到嚴重影響。如果不能及時緩解腸套疊,會引起腸管供不足,導致腸管缺、缺氧,甚至穿孔,嚴重的時候還會造管栓塞改變,使腸管壞死,進而引發腹炎,甚至可能導致休克。此外,發生腸套疊的孩子一開始可能沒有可怕的癥狀,但如果病被忽視,腸壁就可能出現壞死等癥狀,此時他們的全功能會紊,尤其是電解質紊,一些寶寶可能會出現高燒、水等癥狀,中毒現象也有可能發生,威脅生命。

對于腸套疊的治療,如果在48小時發生,可以通過空氣灌腸的方式,利用力將套疊的部分復位。但如果錯過了最佳時機,有時候因為疏忽而延遲到醫院時,可能已經出現了腸梗阻、腸出甚至腸壞死,這種況下只能通過手治療。有時候兒腸道出現套疊現象后癥狀較輕,可以自行緩解。但如果因為忽視而延遲就醫,可能會對日后的生活造潛在危險。一旦發生腸套疊,也有可能復發。

為了預防腸套疊的發生,我們應該避免腹瀉,尤其是在秋季要格外警惕。平時要注意科學喂養,不過過飽,不隨意更換食品,添加輔助食品要循序漸進,不要過于急躁。此外,要注意氣候的變化,隨時增減,避免各種可能導致腸蠕的不良因素。如果一個健康的嬰兒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陣發哭鬧、面蒼白、出冷汗、嘔吐、大便帶神不振等癥狀,我們應該考慮是否可能發生了腸套疊。最主要的癥狀是腹痛、嘔吐和果醬樣便。如果出現以上癥狀,要及時就醫,及時干預,避免腸套疊發展更嚴重的后果。以上容來源于“消化專家說”公眾號,如果興趣,可以去了解更多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