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全球首個腫瘤靶向藥利妥昔單抗獲得FDA批準,標志著腫瘤學進了準治療的時代。如今,越來越多的癌癥患者選擇進行腫瘤測序,并據測序結果進行準用藥。激酶抑制劑、單抗、ADC等準治療藥的發展也讓越來越多的患者從中益。然而,盡管準醫療取得了一定的就,但在腫瘤準醫療領域仍存在許多未解之謎,使得準醫療仍然不夠準。最近,《自然》雜志的子刊Nature Reviews Cancer總結了腫瘤準醫療未來十年中亟待解決的六個謎題。
謎題一:靶向藥的應用時機是否恰當?
伊馬替尼(格列衛)作為最著名的靶向藥之一,以其在慢粒細胞白病(CML)中的出療效而聞名。然而,在實瘤中,靶向藥的效果卻明顯不如預期。這可能是因為實瘤患者在接靶向藥治療時已于晚期,腫瘤已經發生了復雜的克隆進化,并且很容易產生耐藥。此外,實瘤的驅突變通常更為復雜,靶向藥的副作用也較大,因此將伊馬替尼的功經驗復制到其他靶向藥中可能并不簡單。
謎題二:為什麼致癌突變有時致癌,有時不致癌?
癌癥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疾病,但許多驅突變不僅存在于癌癥細胞中。此外,研究發現,在腺導管原位癌中,HER2突變的頻率比浸潤腺癌更高;在膀胱癌中,FGFR3突變的頻率與腫瘤的侵襲負相關。這些發現引發了一個問題:除了關鍵的驅突變,細胞癌變還需要哪些條件?這些驅突變如何與其他因素共同導致細胞癌變?
謎題三:泛癌種靶向藥是否真的適用于所有類型的癌癥?
準腫瘤學的發展為我們帶來了一批泛癌種靶向藥。只要檢測到特定的基因突變,無論腫瘤組織學來源如何,都可以使用這些藥進行治療。然而,并非所有的靶向藥都是如此。例如,BRAF抑制劑在攜帶BRAF突變的黑素瘤和細胞白病中效果不錯,但對攜帶相同突變的結直腸癌效果較差。這些問題的原因已經被破解,但是否會出現組織來源影響療效等類似現象,需要進一步研究。
謎題四:如何解決腫瘤異質?
腫瘤,尤其是實瘤,常常有強烈的異質,不同的轉移灶甚至同一病灶中的不同區域可能是不同的亞克隆。這些亞克隆對相同治療的反應不同,準治療的功程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一次能夠靶向多亞克隆。此外,不同的亞克隆之間會相互爭奪養分和生存空間,存在激烈的競爭關系。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之一是靶向不致癌突變影響的共有野生蛋白,例如CAR-T療法中常用的CD19靶點。然而,這種方法難免會影響正常細胞,帶來副作用問題。
謎題五:患者的基本特征對治療有何影響?
個差異是醫學領域永遠無法回避的問題,在腫瘤治療中也是如此。許多癌癥的發病率和腫瘤傳景觀存在明顯的地理差異或種族差異。一些差異可能與區域流行的病毒毒株、生活方式以及患者的傳背景有關。此外,腸道菌的影響也不可忽視。研究發現,腸道微生可以改變激素代謝,影響前列腺癌的治療效果,一些腸道菌的度與免疫療法的效果相關。如何利用這些復雜的信息實現更準的治療仍然需要進一步研究。
謎題六:免疫治療適合哪些人?
近年來,免疫治療取得了顯著的就,在許多癌癥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有長期獲益的特點。然而,免疫治療的有效率相對較低。為了篩選出更可能對免疫治療有效的患者,目前主要使用TMB、微衛星不穩定、錯配修復缺陷等指標來評估腫瘤的突變負擔,以及PD-L1等免疫治療靶點的表達況。然而,除了這些指標外,還有許多其他因素可能影響免疫治療的效果,例如腫瘤新抗原和T細胞抗癌能力的研究,但需要進一步研究才能廣泛應用。
綜上所述,《自然》雜志的子刊Nature Reviews Cancer總結了腫瘤準醫療領域未來十年中亟待解決的六個謎題。解決這些謎題將推腫瘤準醫療的進一步發展,實現更加準的治療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