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出是一種危險極高的卒中類型,其發病率和病死率較高。據最新研究數據,在不同國家,每10萬人年中有12到15人患上腦出。在西方國家,腦出占所有腦卒中的15%,占住院卒中患者的10%~30%。而在中國,腦出的比例更高,占腦卒中的18.8%~47.6%。腦出的病死率較高,發病30天的病死率可高達35%~52%,僅有約20%的患者在6個月后能夠恢復生活自理能力。本文將重點探討腦葉出與癇發作的關系,以及相關的治療策略和推薦意見。

研究發現,腦葉出更容易引發癇發作,而癇發作在出后的2周的發生率范圍為2.7%到17%。這一數據揭示了腦葉出患者可能面臨的潛在風險。然而,預防使用抗癲癇藥并不能降低癇發作的發生率,并可能增加致死或致殘的風險。因此,抗癲癇藥在腦葉出患者中是否應該使用是一個備爭議的話題。

在面對腦葉出和癇發作的況時,治療策略需要況而定。對于出現臨床癇發作或腦電圖提示癇發作伴有認知行為改變的況,應考慮使用抗癲癇藥治療。這種況下,藥治療可以有助于控制癇發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但對于早發癇發作,即出后小于7天發生的癇發作,這可能是由腦出引起的組織損傷,因此,這類患者需要接3到6個月的抗癲癇藥治療。對于晚發癇發作,即出后超過7天才發生的況,可以使用CAVE評分來評估發生可能,包括皮質累、年齡<65歲、出積和早發癇發作。對于這類晚發癇發作,抗癲癇藥的治療原則與其他癲癇患者相同。

據現有證據,不推薦預防使用抗癲癇藥,因為這并不會降低癇發作的發生率。然而,如果已經出現臨床癇發作,那麼應進行抗癲癇藥治療。此外,如果懷疑存在癇發作,可以考慮進行持續腦電圖監測,一旦檢測到癇樣放電,也應該給予抗癲癇藥治療。這些推薦意見旨在幫助醫生和患者做出明智的治療決策,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腦出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腦葉出與癇發作存在不可分的關系,治療策略需要據不同況來確定。預防使用抗癲癇藥并不能降低癇發作的發生率,但對于已經出現臨床癇發作的患者,應進行抗癲癇藥治療。在治療過程中,醫生和患者需要據最新的證據和推薦意見做出明智的決策,以提高治療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