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t醫生于1854年首次描述了兩名橈骨遠端骨折患者出現了正中神經卡的臨床表現。隨后,法國學者Marie和Foix醫生在1913年首次報道了低位正中神經卡癥狀患者的神經病理檢查結果,并提出早期診斷并切開腕橫韌帶可能可以預防神經的病變。1933年,Learmouth報道了手切開屈支持帶治療腕管神經卡的病例。1953年,Kremer首次在公開出版中使用了“腕管綜合征”來命名這一疾患,并至今沿用。

腕管綜合征是一種主要由正中神經在腕管中引起的癥候群,其主要癥狀為手指麻痛和乏力。腕管是由腕掌側的掌橫韌帶和腕骨組的骨-韌帶隧道,部包含正中神經、拇長屈腱和四個手指的指深屈腱和指淺屈腱。正中神經位于淺層,腱與腕橫韌帶之間。該疾病常發生在中年人,尤其是,通常為單側發病。

腕管綜合征的病因主要包括腕部創傷,如橈骨遠端骨折、腕骨骨折位、腕部扭傷、腕部慢損傷,以及腕管腱鞘囊腫、脂肪瘤等原因,導致腕管容積減。由于腕管空間變小,手指屈腱和正中神經與腕橫韌帶,導致腱、周圍組織和水腫、腫脹、增厚,使腕管力增加,進而迫正中神經,引發腕管綜合征。

腕管綜合征的診斷主要依據是正中神經后引起的腕以下正中神經支配區域覺和運功能障礙。患者常出現橈側三個半手指的麻木、刺痛或燒灼樣痛、腫脹。患手握力減弱,拇指外展和對掌無力,有時握或拿時會突然失手。癥狀通常在夜間、早晨或勞累后加重,在活或甩手后會減輕。在寒冷季節,患指可能會出現發冷、發紺等變化。長期患病者可能出現大魚際萎、患指覺減退、出汗減和皮干燥屑。診斷時常采用屈腕迫試驗和叩擊試驗,以及電圖檢查來輔助診斷。

治療腕管綜合征主要采用手法治療為主,并結合練功活、藥和針灸治療,必要時進行手治療。手法治療包括按位,然后進行輕度拔和腕關節的旋轉活。藥治療以祛風通絡為主,服大活絡丹,外寶珍膏或萬應膏,可以使用八仙逍遙湯或海桐皮湯進行熏洗。針灸治療常選取溪、外關、合谷、勞宮等位,留針時間約15分鐘,每日或隔日一次。練功活主要包括手指和腕關節的屈以及前臂的旋轉活,以防止和粘連。對于癥狀嚴重且經過治療無效的患者,可以考慮手切開腕橫韌帶以減輕迫。

綜上所述,腕管綜合征是一種由于正中神經引起的癥候群,其治療方法包括手法治療、練功活、藥和針灸治療,以及必要時進行手治療。及早診斷和治療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