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重是中醫養生界廣為人知的一個問題。氣對不利,容易引發疾病。有一位中醫提到,他見過許多胃癌患者,發現他們都患有脾虛重的癥狀,如舌苔厚、偏白膩,氣嚴重。因此,要盡早調養脾胃,祛除氣。然而,要問哪種方法最好地祛,恐怕沒有最佳答案,因為每個人的質不同。不過,從脾胃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有中醫提到,古代中醫有一個醫案,一個人老是吐出黑水,伴有其他脘腹脹滿等各種重癥狀,按現在的標準來看,可能就是胃癌,人快要不行了。但是,中醫讓他先服用一種不知名的民間野草藥,停止了吐黑水后,連續服用了近三五百副平胃散,結果病痊愈了。平胃散是以蒼為主的祛重藥,可以推測這位患者的氣主要是外。然而,許多人的病沒有這麼嚴重,但是脾虛的人很多,因此今天要介紹的古方是從健脾角度來祛,即參苓白散:人參、茯苓、白(炒)、山藥、白扁豆(炒)、蓮子、薏苡仁(炒)、砂仁、桔梗、甘草。人參、白、山藥、蓮子可以健脾補氣,茯苓、白扁豆、薏仁可以祛,桔梗、砂仁可以調理腸肺、理順氣機,最后加甘草來調和各種藥材。可以說,這個方子的配比相當不錯,作為健脾的基礎方子非常完。脾胃好了,許多人的失眠和睡眠質量差的問題也會得到改善。然而,在實際使用中,許多朋友自己去藥店購買參苓白散的中藥,覺得便宜的,經常食用也負擔得起,但似乎吃了一段時間沒有顯著效果。這是為什麼呢?首先要思考是否真正對癥,如果綜合判斷確實是脾虛導致的重,那麼這個方子應該是有效的。只能說,很可能是藥力不夠,畢竟便宜的藥能有多好呢?可以對比一下其他含有人參的中藥,哪個便宜?有中醫進行過比較,同樣一個名字的中藥,名字就不提了,主打健脾,其中一個盒子要30多元,而另一個只要10多元,藥力確實有差距。這個藥名參苓白散,可以看出人參是放在第一位的,說明脾氣虛是主要癥狀,想改善就必須使用足夠好的人參。沒有人參帶來的能量,這個方子很難真正起到效果,就如同沒有將軍只有一群小兵,沒有戰斗力。所以我們不能說這個方子不行。建議大家,如果真想使用這個方子,最好自己購買藥材打,自己制作參苓白散。這個方子古代也是散劑,也就是說古人也是將藥材打末食用的,說明這個方子適合制劑,劑的效果更好,藥效更佳。大家記住,制劑后,放鍋中稍微加熱,炒一炒效果更好。但要記住,炒制時間不宜過長,否則會散失藥,稍微炒至劑微微發黃即可。此外,在自己制作劑時,一定要使用優質的人參,建議使用紅參,有更好的效果。現在的白參普遍沒有太多功效,如果一定要使用白參,可以增加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