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面臨一個問題:脾虛盛,應該先健脾還是先祛?實際上,脾虛和盛這兩種況幾乎總是同時存在的。然而,如何調理取決于患者的病。我們需要判斷是先重視健脾并配合祛,還是重視祛并配合健脾。

雖然脾虛和盛經常同時出現,但它們的癥狀并不完全一樣。例如,脾虛加氣(不嚴重)的癥狀包括乏力、食下降、排便無力、以及食無法消化。由于脾氣虛弱,運化功能不足,所以腸道蠕也沒有力量,造排便困難。此外,脾虛還會影響食的消化吸收,導致食頑固不化,即吃什麼拉什麼。

而脾虛加氣(嚴重)的癥狀則包括乏力、沉重,就像一直背著一袋面或挑著一桶水。排便無力,氣黏膩,會下移至大腸,導致便溏、黏膩。重還會積聚在下肢,導致水腫的況。

通過這些癥狀的表現,我們可以初步判斷患者是以虛為主還是以為主。另外,從舌苔也可以得到一些線索:脾虛加氣(不嚴重)的舌苔較薄,而脾虛加氣(嚴重)的舌苔較厚。

據這些表現,我們可以初步判斷自己是偏于重還是偏于脾虛。如果是偏于脾虛,可以考慮使用參苓白散,它的健脾功效大于祛功效。通過健脾,脾功能增強,才能達到祛的效果。如果是偏于重,可以考慮使用平胃散,它有燥、運脾、行氣和胃的功效,能夠幫助將停留在中焦的氣驅散出去。

綜上所述,脾虛盛的調理方法需要視患者病而定。通過判斷主要癥狀以及舌苔的特征,我們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調理方法,以達到改善脾虛和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