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是后天之本,是氣生化的源泉。脾胃在中州醫學中被視為連接其他臟腑的樞紐,也是化生質的主要場所,負責調節人的氣機升降、水輸布和氣的化生過程。如果脾胃損,其功能到影響,就會導致其他臟腑發生病變。正如李東桓所說:“脾胃傷,百病由生”!因此,補充脾胃是治療各種疾病的關鍵。

在宋代的《天平惠民和劑局方》中,記載了一個有養脾胃、增強免疫力的名方,名為仙湯。它由蒼、大棗、干姜、炒杏仁和炙甘草這五味中藥組,另外還添加了炒白鹽。盡管這個方子看起來普通,但它有驅除疫病、消除寒、溫養脾胃、促進飲食消化的功效,長期服用還能延年益壽、明目駐、保持輕盈年輕。其中,蒼有祛濁的作用,可以驅除邪;大棗補脾益氣,養心安神,還能保護胃氣,促進氣的生;杏仁有降氣的作用,同時也能通利腸道,促進排便;干姜能溫中散寒,助脾胃氣,還能促進循環;炙甘草甘平,有益氣補中、潤肺止咳的作用,與干姜配伍可以治療寒痰停飲等癥狀。添加炒白鹽可以清熱引火下行,增強先天和后天之間的聯系,同時還能潤燥祛風、消炎止痛、促進消化、調和臟腑。這些藥的綜合應用可以健脾益氣,利水滲,溫中散寒,調節脾胃功能,增強人正氣,有效治療脾胃寒癥狀。

脾胃寒的癥狀包括面蒼白、發青或發黑,胃部痛,疼痛會隨著溫暖或按而緩解,不能忍,稍有就會加重胃痛,食不振,神疲力乏,手腳不溫暖,大便稀薄。患者可能伴有白帶增多、質地稀薄,小腹下墜,腰腹酸沉等癥狀。舌苔表現為淡胖,舌面苔白而,脈象沉遲無力。

如果你有以上癥狀,不妨嘗試一下仙湯,它既可以健脾益氣、散寒除,還有助于改善頸肩腰痛等風骨病。此外,經常服用仙湯還可以延年益壽、明目駐、保持輕盈年輕。另外,由于該方子善于驅寒除,相信對于預防新冠肺炎也會有一定的幫助。

陳玉龍教授是河南中醫藥大學的博士生導師,如果你有健康問題,可以給他留言。由于他需要坐診和指導學生,可能無法及時回復,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