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國人的脾胃面臨著三千年來前所未有的變局。這是因為食種類的富和飲食結構的劇烈改變,使得我們的脾胃功能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基于這個原因,我不斷地與大家分一些關于健脾的知識。例如,今天我要介紹的是一種健脾的小配伍。它只使用了兩味藥,分別是炒白和炒金,并且有三種使用方法。第一種是將這兩味藥放在一起,用水煎開,然后小火慢煎5分鐘,最后服用藥。第二種是將炒金研細,用煎煮白的藥送服。如果覺得這些方法復雜的話,也可以反復用沸水沖泡兩味藥,代茶飲用。這個小配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張錫純。他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一書中提到了一種配伍,稱為“益脾餅”,其中使用了白、金、干姜和棗。可以說,白和金是其中主要的兩味藥。張錫純在他的著作中提到:“白多服久服,亦有壅滯之弊,有金之善消淤積者佐之,則補益與宣通并用”。也就是說,張錫純認為白可以健脾益氣,以補為主。但是,過量使用會導致人壅滯。那怎麼辦呢?使用消食化積的金來配合,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從張錫純開始,白配金的用法為了中醫臨床中常用的配伍,被固定下來。這個配伍可以說是張錫純健脾療法的一個招牌。那麼,這個配伍到底有什麼功效呢?據我的個人會,它可以調理由于脾胃虛弱引起的食不振、腹脹便溏、總想如廁大便等問題。這種況在現實生活中非常常見,正如我之前所說,面對前所未有的富食,我們中國人開始變得盲從了。在飲食不規律的背景下,我們的脾胃功能發生了異常,導致食滯留、水分潴留,進而引發腹脹、頻繁排便、大便不形、食減退等癥狀。那麼在這種況下應該怎麼辦呢?首先,需要補充脾氣,使其恢復正常工作。其次,需要消散已經形的積滯,讓脾胃盡快恢復正常。白和金可以滿足這樣的需求。白味苦、甘、溫,歸屬于脾經和胃經,對于健脾益氣、燥化痰有很好的效果。金擅長消化導滯,能夠以寬中健脾為主。兩者配合,白主要補益脾胃,金主要消化導滯。兩者的配合正好合適。我將這種經驗寫出來,供我的讀者朋友參考。對于脾虛伴有邪和消化不良的人來說,可以在中藥師或中醫師的指導下借鑒并應用。迄今為止,白的使用幾乎沒有不良反應的先例。金如果生用,部分人可能會到惡心等不適。如果炒用,況會好很多。白配金的質偏燥,因此虛有火的人要慎用。好了,今天就說這些,希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