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1899—1984)是沈市的一位醫生。他擅長使用經方,尤其對桂枝湯、小柴胡湯等方劑的臨床應用更獨到之。除了用于傷寒溫病,他還在外婦兒各科雜病中應用,每次使用都能取得顯著療效,被公認為當時的經方專家。劉渡舟先生稱他為“經方學派的大師”,并介紹說:“每當在病房會診時,群賢齊集,高手如云,但只有胡先生能獨立地排除眾議,不僅辨證準確無誤,而且方劑運用得當。雖然方劑中的藥材很,看起來并不起眼,但其療效非凡,經常出人意料。這都得益于仲景的學說。”

他經常使用的方劑之一是小柴胡湯加石膏。那麼石膏的用量是多呢?一般來說,石膏的用量在40克到100克之間,至要使用40克以上。有些人對石膏有些恐懼,因為它是一塊石頭,質地很重,不容易溶解。它的溶解分非常,如果你加的量不夠,其他藥材起作用,而石膏卻沒有起作用。麻杏石甘湯也需要加石膏。據方劑的描述:“出汗而,沒有高熱的況,可以使用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但是要使用非常量的石膏,麻黃起到主要作用,會引起大量出汗,麻黃與石膏的配伍本來是為了止汗的。如果你使用的石膏量不足,病人肯定會大量出汗,這就糟糕了。因此,你必須準確掌握石膏的用量,因為它的質量很重,非常沉。

再來說說小柴胡湯加石膏,一般我起碼使用45克的石膏量,也可以用,對于小孩子可以減使用。小柴胡湯是一種有助于消化的藥。石膏對胃部有一定的刺激,但在小柴胡湯中,它并沒有什麼大問題,因為其中還含有一些有助于胃部的藥材。那麼,這個方劑適用于治療什麼病呢?從冒開始講起,冒、流甚至一般的急傳染病,在開始階段都會出現表證,即太病。但是經過治療,或者沒有治療,兩三天,病人的表證就會消失。表證消失后,病人會出現“脈浮細而嗜臥”的癥狀,或者是惡心嘔吐,肋滿,這就是小柴胡湯的證候。進一步說,如果病人出現熱,口干舌燥,甚至的癥狀,此時使用小柴胡湯就不夠了,需要加石膏。這時病人的反應很多,頭痛劇烈,高燒不退,可能已經打過針、輸過,也許已經服用過發汗藥,但是沒有表證,高燒卻不退。這時我們可以看到小柴胡證,同時也存在石膏證。石膏證的病人會有口干、舌燥、苔薄白、苔發干燥而不的特點。這時你加石膏就沒錯了,因為他們有一些特殊的反應,頭痛特別劇烈,或者出現暈眩癥狀。這種熱能引起頭痛,也能引起頭暈,當然也有不頭痛、不頭暈的況。病人會覺口鼻發熱,他們會說:“哎呀,我的呼吸好熱。”這時你就需要給小柴胡湯加石膏。總之,當病人在冒過程中出現肋滿、嘔吐、發熱、口干舌燥、甚至等癥狀時,你使用小柴胡湯加石膏,百試百靈,這是我在臨床上經常使用的方劑。這個方劑適用于病人首先出現小柴胡湯的證候,然后病進一步向部發展,出現熱的況,伴有石膏證。那麼有哪些疾病適用于小柴胡加石膏呢?這個方劑有一些特殊的作用,例如我們遇到的腮腺炎、耳部腫脹、淋腺腫大以及婦腺炎。只要沒有化膿,使用小柴胡加石膏就能立即見效。此外,小兒肺炎是最常見的疾病,我經常使用這個方劑進行治療。小兒肺炎會出現小柴胡湯的證候,因此小柴胡湯加石膏非常適用,非常有效。就連不滿一個月的嬰兒,我也治療過。使用瓶頻繁給嬰兒服用,但不要一次給他喂得太多,這樣治療起來也非常快速。我記得我們的同學劉玉竹,他現在在中醫院工作,他的孩子得了肺炎,因為他是我們這兒的畢業生,所以他找我給他看病,我給他開了這個方劑,效果很快,他之前使用麻杏石甘湯越用越不好。

溫馨提示:本文所涉及的各類方劑、驗方等僅供專業中醫人士參考學習,不得作為方使用,請勿盲目嘗試。本文來源于網絡,我們分的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所有。本文出于學習分、傳播更多資訊的目的,無商業用途。若涉及作品容、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原作者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