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胃鏡檢查時,很多人會被問及是否同意進行活檢。如果患者同意,鏡醫生會將一長長的、金屬樣的東西到胃鏡里面,然后用力拽出來,把胃里取出來的組織用鑷子夾到小瓶子里。這個過程可能會讓患者及其家屬到特別忐忑,擔心是否得了胃癌或者其他嚴重疾病。有的患者會追問醫生:“醫生,為什麼要取病理?這是不是癌癥了?”今天,我們來科普一下,為什麼醫生在胃鏡檢查中會取病理。

胃鏡檢查是一種非常直觀的工,可以用來發現食管和胃的病變。如果胃黏澤正常,一般是不需要進行活檢的。但是,對于明顯的病變,比如息樣的隆起新生、潰瘍、胃壁僵等病變,就需要進行活檢。活檢的目的是將胃的組織標本送到病理科,由病理科醫生在顯微鏡下觀察有沒有癌細胞。

對于一些不明顯的病變,比如早期的癌癥,可能僅有輕微的澤改變(發紅、褪等),雖然不是典型的腫瘤表現,但是同樣應該進行活檢,以排除惡病變。此外,一些良病變,比如萎胃炎、腸化生、低級別上皮瘤變、嗜酸粒細胞胃炎、食管頭狀瘤等,也需要取活檢。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活檢都是因為癌癥。

如果您在胃鏡檢查中進行了活檢,也別害怕,請耐心等待病理結果,不要過度焦慮。在病理結果出來后,您可以拿著胃鏡結果找相關科室的醫生進行下一步診療。希這樣的科普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為何醫生在胃鏡檢查中會取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