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兩年里,新冠疫的肆使普通人對疾病特別是肺炎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在就診過程中,醫生為了保守起見,通常會建議患者進行部CT檢查來排除肺炎,這使得許多人被發現有“肺結節”。半年前,我們診室遇到了一個這樣的案例。張阿姨因發燒咳嗽住院,在發熱門診就醫后被要求進行檢查和CT檢查以排除新冠病毒。在一系列的檢查后,張阿姨的肺部出現了一個直徑為4毫米的結節,檢查未發現新冠病毒。隨后,急診科為張阿姨開了一些冒退燒藥,并建議半年后再次檢查肺部結節。回到家后,張阿姨在網上看到肺結節有可能發展癌癥,于是變得不安,不愿意出門,每次看到子都流淚,每天都覺得自己可能快要死了,擔心結節是否變大了。經常來醫院掛號,要求拍CT檢查的結節況。直到有一位醫生告訴放心,從結節的影像來看,邊緣比較清晰,直徑也比較小,惡變的可能很低。而且在國,肺結節的檢出率約為20%,80%-90%以上都是良的。醫生建議回家放平心態,保持合理的飲食,定期復查即可,不需要經常拍片。張阿姨這才松了口氣。接著,在復查的日子里,再次做CT檢查,發現肺結節不但沒有增長,反而變小了。這讓張阿姨非常高興,想知道結節怎麼會變小呢?一度懷疑機是不是壞了,或者是自己在測量時位置沒搞對。但是醫生告訴,這是正常的。對于一些輕微的肺結節,它們本有可能變小或消失。醫生建議保持現在的生活習慣,一年后再來復查。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和張阿姨一樣,一聽說有肺結節,就認為自己一定患上了癌癥。這導致他們張,常常夜不能寐,心理力很大。實際上,早期肺癌的發生一部分與肺結節有關,但并不是所有的肺結節都會發展癌癥。那麼,肺結節到底是什麼呢?在臨床上,我們一般將直徑小于等于3厘米、邊界清晰、度增高的實或亞實肺部結節狀影統稱為肺結節。大小范圍,這些結節可以分為肺部大結節(1厘米-3厘米)、肺部小結節(5毫米-1厘米)和肺部微小結節(≤5毫米)。研究顯示,80%以上的肺結節是良的,如肺炎、肺結核、肺部良腫瘤等,只有極數患者會發展為惡病變。如果肺部的結節大于3厘米,我們將其稱為腫塊,這種肺結節發展癌癥的可能較大,需要重點觀察。肺結節通常分為磨玻璃結節、實結節和混雜型磨玻璃結節三種。磨玻璃結節在CT中表現為度輕度增高,但不完全遮擋肺部影像,就像磨砂玻璃一樣的云霧狀淡薄影像;當磨玻璃結節的影像變得十分模糊,無法看清紋理時,就變了實結節;而介于磨玻璃結節和實結節之間的影是混雜型磨玻璃結節,既有部分若若現的紋理,又包含實分。這三類結節的良惡是不確定的,醫生通常通過觀察肺部結節的刺、分葉、牽拉、空泡等特征來判斷其良惡。惡病變最常見的是前期猥瑣發育,后期快速增長的肺腺癌,這種癌癥多發于,并且呈低齡化趨勢。如果在定期復查中發現肺泡上皮細胞突然迅速增加,度增高,但大多數是直徑小于5毫米的微小結節或極數的小結節,這表明肺結節出現了不典型腺瘤樣增生。這種增生進展緩慢,一部分會發展原位癌,一部分可能停滯甚至最終退,所以只需要定期檢查即可。當復查發現CT中的磨玻璃結節度進一步增高,直徑變為大于5毫米的小結節,并且周圍出現部分腫瘤微管,但不典型腺瘤樣增生的癌細胞僅局限在肺泡腔,說明已經到了原位癌階段。在這個階段相當于癌細胞已經形了一個腫瘤的雛形。對于這個階段的肺結節,在醫學診治上存在一些分歧,一部分醫生認為應該進行手切除,另一部分醫生認為應該繼續隨訪,因為臨床上有一部分原位癌患者的肺結節停滯生長。如果復查發現CT中的磨玻璃結節變了混雜型磨玻璃結節,表明癌細胞正在突破肺泡進行進一步增長,這時腫瘤已經備完整的結構,但周圍腫瘤微管的浸潤小于5毫米,這個階段被稱為微浸潤腺癌。由于于癌變的初期,其破壞力相對較弱,通過手切除仍然可以獲得較長的生存期。但如果沒有及時進行手,腫瘤會進一步發展形腺泡、頭結構,這時就會變浸潤腺癌。在這個階段,癌細胞的增長速度很快,很容易造正常細胞紊及淋細胞的轉移。這時進行手治療,患者的預后通常不好。目前,在中國,肺結節的發病率接近40%,但確診為癌癥的僅約占0.5%左右。因此,從肺結節的定義來看,它的本質并不是癌癥。對于早期發現肺結節的患者來說,雖然大多數是良病變,但如果不進行適當的治療,仍然有可能發展為癌癥。那麼,如何使肺結節變小甚至消失呢?因此,肺結節早期診斷的準確非常關鍵。一旦確診為肺結節,首先應到正規醫院掛號外科進行進一步檢查,并聽從醫生的建議。大部分結節需要通過干預來使其被地變小甚至消失,一般可以通過隨訪、口服抗生素或手進行治療。以下是一些治療方法:

1.抗生素對癥治療:對于由炎癥引起的肺結節,如肺炎、結核等,可以采用抗生素對癥治療。在炎癥消失后,結節很可能會自行消失。特別是對于首次出現磨玻璃結節的患者,抗生素治療效果很好。

2.切隨訪:大多數結節是良的,因此,大部分患者在確診后可能被要求進行隨訪。隨訪意味著定期檢查(每3個月、6個月或12個月),通過對比幾次檢查的CT影像中結節的大小、度和位置變化,以判斷結節的發展狀態。一般來說,良結節在隨訪過程中不會出現明顯的變化,而惡結節在短時間可能會有較大的變化。但是,一些患者即使醫生告訴他們要進行隨訪,他們仍然會到不安,擔心下次檢查會有變化。這實際上增加了他們的心理負擔。對于一些良肺結節來說,一般況下,在2年沒有出現明顯的變化是正常的。結節的直徑本較小且相對穩定,患者的免疫力較強。通過保持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在一段時間的隨訪后,結節可能會變小,甚至自行消失。

3.及時手治療:對于在隨訪中無法明確診斷且高度懷疑為惡肺結節或已經發展為癌癥的患者,需要及時進行手治療。數據顯示,對于早期的原位癌和直徑小于10毫米的微浸潤腺癌,通過手治療的五年生存率達到100%。目前常用的手方法為經單孔或多孔腔鏡微創手,通過2-3厘米的切口部分切除或全部切除肺部的癌組織。微創手對患者傷口小、后恢復快,對患者的生活影響較小。但對于一些中晚期的肺癌患者,需要據病制定詳細的治療方案,配合放化療、靶向治療等方式,以提高患者的五年生存率。

此外,我們還需要牢記,大部分肺部結節都是良的,切忌因為恐慌而進行過度檢查和診療。除了上述治療方法外,保持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在肺結節的預防和治療中也非常重要。

1. 戒煙和遠離有害氣:肺結節的高危因素包括吸煙史(吸煙≥20年)、特殊環境(如石棉、鈾、氡等有害質)的暴史。吸煙是導致肺癌的主要原因,煙草中的尼古丁、亞硝胺等有害有致癌作用,會導致鱗狀上皮細胞病變。被吸煙也是引發肺部疾病的原因之一。長時間暴在有害氣的環境中會導致有害質進肺部,引發病變。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應盡量遠離這些有害質,佩戴防塵口罩,隔絕有害氣對肺部的侵襲。

2. 合理搭配膳食:飲食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肺結節的發展和患者的預后恢復。一些食可能會引發炎癥和破壞人免疫力,從而導致腫瘤的生長。因此,在日常飲食中,應以清淡、易于消化和營養均衡的食為主,避免食用促炎食(如米面、富含高飽和脂肪酸的食、反式脂肪酸高的零食、酒等),并注意飲食規律,避免暴飲暴食。此外,中醫在調節肺結節飲食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果,據患者的質和食質進行個化的治療,例如質虛寒者宜補溫,燥熱質者宜補涼

3. 運和心理疏導:運可以促進循環、增強免疫力,改善心肺功能,使肺部更加健康。通過科學有效的鍛煉,如游泳、爬山、瑜伽等運,可以改善氣循環,減緩肺結節的惡發展速度。同時,當患病時,患者可能會出現焦慮、恐懼、抑郁等負面緒。過多的負面緒會影響疾病的恢復。因此,面對疾病,患者及其家人都應保持積極的心態,適時進行心理疏導,并勇敢面對人生,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

4. 定期檢:定期檢是最直接發現肺結節的方法。肺結節患者應按時進行隨訪。建議肺結節直徑小于5毫米的患者每半年復查一次,直徑大于5毫米的患者建議每三個月復查一次。對于吸煙、高齡或有肺結節家族史的人群,建議每年進行一次檢查。對于健康人群,也應每年進行相關檢查,以便早期發現和治療。

綜上所述,隨著醫療技水平的提高和國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肺結節并不可怕。一旦確診,我們不必像張阿姨一樣驚慌,不要過度治療。對于輕微的良病變,通過生活干預,我們可以使其小甚至消失。即使在惡變的早期階段,我們也可以通過手干預治療。因此,遵從醫囑,定期隨訪非常重要。

參考文獻:

1. 李升,邵國良。“多層螺旋CT部低劑量掃描對肺結節的鑒別診斷分析。” 中國全科醫學,2011年第24卷。

2.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肺癌學組,中國肺癌防治聯盟專家組。“肺部結節診治中國專家共識。”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5年第38卷第004期。

3. 梁正等。“腔鏡手在孤立肺結節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 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