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先生的爺爺是一個老煙槍,多年來的吸煙使他早早就患上了肺病。最近,爺爺的病加重,不得不住進醫院。方先生決定陪床,守在爺爺的邊,從不離開。
晚上9點,病房的燈滅了,方先生靠在陪護床上,耳邊響著監護滴答滴答的聲音。隔壁床的病人是一位上了年紀的大叔,他的妻子非常明,總是擔心醫院的治療不夠好,對護士的一舉一都要了解清楚。護士們對這種過度關心的做法有些不滿,但大叔的妻子覺得自己的舉沒有錯,認為多問幾句對大叔的病有好。于是,每當護士不在場時,私自調整大叔的氧氣流速,堅信多吸氧氣對大叔的肺部炎癥有好。
方先生經常看不過去,但又不好直接說出來,因為他擔心出了問題會承擔責任。然而,這份過度的關心卻在無聲無息間釀了大禍。有一天下午,隔壁床的大叔突然病惡化,整個病房都被急的腳步聲和呼救聲攪得不得安寧。醫生和護士們像一群忙碌的螞蟻,在病床間奔忙。大叔被急推進重癥監護室,醫生板著臉孔匆匆與大叔的妻子談。方先生聽到的是“氧氣中毒”。
“怎麼會這樣?”大叔的妻子驚慌失措,眼淚汪汪地站在病房門口,不斷簽署知同意書。負責搶救的何主任解釋道:這是因為連續吸高濃度氧氣導致的氧氣中毒。人類的肺部對氧氣有一個極限承能力,過度調高氧氣濃度會導致肺泡氧分過高,進而引發呼吸功能紊,結果得不償失。
方先生到震驚,“醫生,您是說連氧氣都能讓人中毒嗎?”醫生肯定地點了點頭,開始解釋:“氧氣是人維持生存的必需元素,但任何事都有一個度。就像我們無法承過高的溫度一樣,人對氧氣的吸收和利用也有一定的容量。當人過快吸過多氧氣時,可能引發一系列病理反應,甚至威脅到生命,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氧氣中毒’。”
大叔的妻子聽到這里,哭得更厲害了,哽咽著說:“我以為多吸氧氣對他會有好,誰知道……”
對于肺病患者的吸氧治療,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首先,了解患者的基礎病理非常重要。慢阻塞肺疾病(COPD)患者可能存在慢二氧化碳潴留的風險,吸氧時需要特別小心,以避免抑制患者原本依賴低氧驅的呼吸。針對這類患者,推薦使用低流量氧氣供應,如每分鐘1-2升,以維持目標脈氧飽和度(SaO2)在88%-92%的水平。
其次,吸氧流量的調節應該基于實時的氣分析或脈搏氧飽和度監測結果,而不是僅據患者的主觀進行調整。即使沒有慢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過度吸氧也可能引發氧氣中毒。氧氣中毒可能導致肺部炎癥,增加滲,引起或加劇急肺損傷(ALI)或急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
此外,選擇合適的氧療方式也很重要。據患者的需要,可以選擇鼻導管、面罩、高流量鼻導管或無創呼吸機等吸氧方式。
最后,長期吸氧的患者需要定期監測和評估。長時間的高濃度氧療可能導致肺氣腫和二氧化碳潴留,因此這些患者需要進行定期的肺功能測試和氣分析。
總之,盡管吸氧治療在肺病患者中廣泛應用,但必須嚴格遵守個化治療的原則,以避免因過度吸氧而導致氧氣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