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又被稱為“肩風”、“凍結肩”、“肩凝證”、“五十肩”等,是骨傷科臨床中常見的疾病之一。它常見于中老年人群,給患者帶來很大的不便和痛苦。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加之空調等制冷設施的普及應用,肩周炎的發病率逐步增高。
肩周炎主要發生在50歲左右的中老年人,略高于男,在40-65歲人群中的發病率約為2%-5%。研究表明,肩周炎的平均發病率為21.1%,其中工人發病率為20.8%,農民發病率為10.4%,離退休老干部發病率為21.1%,約占肩部疾病的42%,占骨科疾病的8%。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趨勢的加劇,肩周炎的危害越來越突出,不僅給患者帶來心上的痛苦,還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相當大的經濟負擔。
肩周炎是一種自愈傾向較強的疾病,但是這一過程時間長、痛苦大,肩關節功能恢復較慢,約有10%的患者在首次發病后5年對側肩關節也會再次發病。
中醫學對肩周炎的病因病機有著獨特的認識,充分現了“整觀念”這一核心思想。中醫學認為,肩周炎的發生與藏象、氣津神之間的相互影響切相關,同時也與風寒邪、急慢勞損等外因有關。中醫學強調因是疾病產生的本,外因是疾病產生的條件,因通過外因起作用,外因相互影響,共同作用,才會導致肩周炎的發生。因此,肩周炎的治療應該從因和外因兩個方面手。
從中醫學的角度來看,肩周炎的因涉及肝、脾、腎三臟,肝主筋、腎主骨、脾主是中醫學的基本理論,所以我們應該從肝、脾、腎的角度來認識肩周炎。從氣津的角度來看,肩周炎主要涉及氣和,可能是氣虧虛,也可能是氣滯瘀,虛久必瘀,瘀久致虛,虛和瘀二者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可以互為因果,相互轉化。
肩周炎的外因主要是風寒邪侵襲和急慢勞損,這是肩周炎發病的重要條件。風寒邪侵襲肩部會阻遏氣的運行,氣不通則無法發揮其滋潤濡養之功能,導致肩周炎的發生。勞損則會導致筋脈攣、拘急,筋粘連,脈絡不通,運失調,使肩關節功能限。
在現代醫學中,肩周炎的治療主要以對癥治療和緩解疼痛為主。口服非甾類抗炎鎮痛藥、局部神經阻滯封閉和肩關節局部手等方法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療效有限,且后期不良反應較多,不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相比之下,中醫學的治療方法更加多樣,常用的方法包括中藥口服及外用、手法推拿治療、針灸治療等。據肩周炎的病因病機理論和臨床實踐,口服中藥治療肩周炎有獨特的優勢。肩周炎方是福建省骨傷科名醫林如高的經驗方,對上肢筋傷有良好的療效。該方以川續斷、筋草為主藥,補肝腎、壯筋骨;烏藥、白茄、兩面針、山楂、五味子為輔藥,祛風散寒除,活行氣止痛,協助主藥解決肩關節局部問題;桑葚、烏梅為佐藥,滋養,緩和諸藥;桑枝、桂枝為使藥,可引導藥上行至肩部。該方通過攻補兼施,起到補益肝腎、祛風通絡、除止痛的功效,對中老年人、肝腎虧虛、氣不足、風寒邪而發病的患者尤為適用。
除了中藥治療,針灸療法和推拿療法也是中醫學常用的治療方法。針灸療法通過通經絡、調氣、和的作用,可以緩解疼痛、松解粘連,對肩周炎的治療效果較好。推拿療法通過直接作用于患及特定位,放松,改善局部循環,促進損傷組織的修復。這些方法在治療肩周炎方面有著顯著的療效。
除了中醫學療法,現代醫學中也有一些治療肩周炎的方法。理療法通過應用人工或天然理因子作用于人,來調節、恢復、代償各種生理功能,達到防治疾病與促進機恢復的目的。理療法的作用原理是通過力能作用于人,產生一系列理化反應,進而引起生理效應,起到治療或恢復的作用。理療法對于改善肩周炎的癥狀有一定的療效,常用的理療法包括溫熱療法、磁療法、激療法、超聲波療法、沖擊波療法和電療法等。
此外,運療法也是肩周炎的治療方法之一。通過進行局部和全的運訓練,可以改善肩關節的循環,增強力,增加關節活范圍,促進氣機暢通,振氣。常見的運方法包括擺臂訓練、爬墻訓練、背后拉手、墻撐肩、抱頭擴、手拉車等。
總結起來,肩周炎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疾病,中醫藥治療方法對其效果顯著。中醫學的治療方法包括針灸療法、藥療法和推拿療法等,其中口服中藥治療肩周炎有獨特優勢。現代醫學中的治療方法包括理療法和運療法等。綜合運用這些治療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因此,在面對肩周炎時,患者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以期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