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曾經在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引起了廣泛討論,大意是“大齡剩窮丑胖,得了癌癥怎麼辦”,讓無數人產生共鳴。有人認為這是命運,但是科學家們并不信邪,他們堅持探求真相,最終找到了胖人更容易得癌癥的在聯系。據相關研究,至有14種癌癥更“偏”胖人。這些癌癥包括:口腔癌、咽癌、癌、食道癌腺癌、胃癌(賁門癌)、胰腺癌、膽囊癌、肝癌、結直腸癌、腺癌(絕經后)、卵巢癌、子宮癌、晚期前列腺癌和腎癌。與重正常的人相比,胖人患子宮癌、食管腺癌、胃賁門癌、肝癌和腎癌的風險增加了2倍以上。如果一個胖子與某種癌癥是巧合或偶然,那麼許多胖子與多種癌癥之間一定存在某種聯系。

胖致癌的原因實際上是脂肪過多。例如,攝過多的脂肪會導致脂肪肝的形,長時間下去,大量肝細胞會發生變和壞死,最終可能演變為肝癌。此外,脂增加會加重慢反流食管炎,引發雷特食管炎,這是食管腺癌的高危因素。在大多數況下,脂肪過多會導致促炎細胞因子的增加,引起各個和組織的慢炎癥,而這種炎癥往往長時間不愈合,最終可能惡變為癌癥。對于來說,脂肪過多會產生過量的雌激素,增加患婦科癌癥的風險。

胖的一個主要標志是腰圍大。據數據顯示,在我國18歲以上的人群中,有29.1%的人腰圍過大,也就是說大約每3個年人中就有1個人腰圍過大。腰圍過大的專業語是“腹型胖”,指的是腰圍大于圍。據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研究團隊的定義,人腰圍胖的臨界點為:男90厘米,85厘米。如果超過這個標準,就被認為是胖。《英國癌癥雜志》的研究發現,腰圍每增加11厘米,患胖相關癌癥的風險將增加13%。腰圍每增加8厘米,患腸癌的風險增加15%。《國癌癥學會期刊》的研究認為,腰圍每增加10厘米,患食管腺癌的風險增加34%。因此,腰圍越,患癌癥的風險就越高,這并非危言聳聽。

想要知道材是否健康,可以看一下BMI指數,同時還可以觀察腰圍。BMI指數是質量指數的簡稱,計算方法是:重(千克)除以高(米)的平方。舉個例子,一個人的重是70公斤,高是1.70米,那麼他的BMI指數就是70÷1.7^2≈24.2。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認為,年人的健康BMI指數應該在18.5~24.9之間,并且應該終生保持,尤其是在年時期要避免增加。考慮到亞洲人的生理特點,中國年人的BMI指數最好不要超過24。那麼如何測量腰圍呢?首先,在肋骨的最下端畫一條線,然后在骨的最上端畫一條線,這兩條線的中間位置就是測量腰圍的地方。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這個位置基本上是在肚臍附近。找到正確的位置后,掉或卷起上,使用尺從后面環繞一周,輕輕住皮,讀取尺兩端叉點的數字,這就是你的腰圍。

那麼如果重過大,腰圍過,該如何理呢?其實減并沒有什麼特殊的訣,主要就是控制飲食和進行適當的運,也就是老生常談的“管住,邁開”。雖然“減功換頭像,減像”聽起來有些消極,“那麼優秀還那麼努力”又有點像是湯,但“越努力越幸運”卻是一點都沒錯的。只要堅持,即使不能減掉重,至也不會無限增加。有些人天生集貌和才華于一,不需要羨慕。而有些人集窮丑矮胖于一,也不必自怨自艾。畢竟,胖也有質的差異,有些人吃什麼都不胖,而有些人喝口涼水都會長。我曾經見過一個腺癌患者,重超過180斤,真的是站起來都看不見自己的腳。從十幾歲開始就開始發胖,一直非常自卑。我注意到緒與疾病之間有很大的關系,于是想盡辦法給鼓勵和支持。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減掉了27斤,自信心一下子提升了。到第四年的時候,重減到了140多斤,整個人煥然一新。你們知道是怎麼做到的嗎?每天風雨無阻,堅持跑五公里,能站著不坐著,能走著不站著。說:“誰要請我吃,那就是我的仇人!”。

參考文獻:

[1]WCRF.Obesity, weight gain and cancer risk. https://www.wcrf.org/diet-activity-and-cancer/risk-factors/obesity-weight-gain-and-cancer/

[2]《中國31省腹型胖率出爐,你的家鄉是“腰重災區”嗎?》.生命時報.2019-10-31.

[3]Heinz Freisling et al, Comparison of general obesity and measures of body fat distribution in older adults in relation to cancer risk: meta-analysis of individual participant data of seven prospective cohorts in Europe, (2017). DOI: 10.1038/bjc.2017.106

[4]Hyuna Sung PhD. Global patterns in excess body weight and the associated cancer burden[J]. 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2019,69(2):88-112.https://doi.org/10.3322/caac.21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