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觀點認為,肝腎同源是指肝藏,腎藏是構和維持人生命活的基本質,有營養和滋潤作用的紅質。能化能養,二者之間有相互滋生、相互轉化的關系,這就做“同源”,也可以說是“肝腎同源”。因此,肝腎同源的理論是非常重要的。

肝的經絡過,抵小腹,如果肝經不通順,氣運行不調暢,就無法濡養宗筋,從而導致男科問題。肝主疏泄,肝氣有,維持全氣機疏通暢達,促進的運行輸布的作用。肝氣如果不調暢,不論是肝氣郁結、肝氣逆還是肝氣虛弱,都會造不能及時到達宗筋,從而引發各種男科問題。

熱之邪郁結于肝之后,容易造肝膽熱,肝膽熱上注就會出現口干口苦,口氣重,舌苔厚,舌質紅等癥狀,那向下呢,就會出現熱下注,比如說痿不舉,大便粘滯等癥狀。這就需要清理肝膽熱,疏理肝氣、補肝益腎,要清和補同時進行。

不論是哪種況,最終在治療方面都要達到肝腎同調,才能做到治病求本、治病求。這就是為什麼腎虛問題,治腎的同時也要治肝的原因。所以,對于男科問題,要重視腎虛問題,同時也要注重治療肝的相關問題,以達到肝腎同調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