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酐降不下來,其實很多患者在治療上存在一些誤區!
當酐值升高,意味著腎功能已經損,我們常稱之為腎衰竭。腎衰竭可以據酐值分為四個階段:代償期:133-177 μmol/L 失代償期:186-442 μmol/L 衰竭期:451-706 μmol/L 尿毒癥期:≥707 μmol/L
通常況下,酐值越高,說明腎功能損傷越嚴重,可能最終會進尿毒癥期,需要接腎臟替代治療。因此,很多患者一看到酐升高就急于想辦法將其降下來,于是四打聽降酐的治療方法。這個想法沒錯,但在采取行時,很多人卻走偏了方向。
因為酐只是腎臟損傷的結果,而不是原因。我們常說“治癥先治病,病愈癥自消”,即首先要解決疾病的本原因,一旦病因解決,癥狀自然會緩解。很多患者把所有力都放在如何降酐上,但最終可能看不到效果,甚至耽誤了治療時機,酐持續升高。
最常見的降酐方法是加強腸道排毒,如吃尿毒清、腎衰寧、大黃等排毒藥,或進行灌腸排毒。這些方法通過增強腸道排毒來降低酐水平,但腎功能并沒有得到改善,因此難以維持。
那麼酐升高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也就是說,病因是什麼呢?我們來看一些例子:糖尿病腎病的病因是高糖,高腎損害的病因是高,IgA腎病、慢腎炎、腎病綜合征的病因是免疫功能紊。這三類腎病是慢腎臟病發病率前三位。
對于糖尿病腎病,一旦酐升高,就屬于糖尿病腎病的第五期,治療難度較大,基本無法逆轉,但積極控制糖仍然非常重要。高腎損害:控制好并維持,酐可以長期保持穩定,甚至在有生之年不發展到尿毒癥。對于免疫炎癥介導的腎臟損傷,如慢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等,控制酐升高的關鍵在于控制炎癥,腎臟炎癥的表現是尿蛋白和尿,尤其是尿蛋白。因此,能夠使尿蛋白下降的方法都應該應用,包括激素、免疫抑制劑、降藥、中藥等。
治療時要趁早,腎功能損傷越輕,治療難度越小。尤其是在酐在265 μmol/L以時,有更多的藥選擇,腎功能的部分恢復希更大。如果已經進到慢腎衰竭的三期,治療就變得更加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