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關于抑郁的話題時不時掛在熱搜榜上,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但比起人們討論度居高不下的青年抑郁和產后抑郁,老年抑郁一直都被低估和忽視。老年抑郁是一種慢疾病,與敏心理織在一起,表現出更為蔽和復雜的特點。然而,老年抑郁的患病率并沒有一個準確的數字,各項研究給出的數據差距很大。

據郭楠副主任醫師介紹,據綜合各項研究,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抑郁癥狀的檢出率存在較大差異,為12.2%~45.2%。老年人心理問題的發生率雖然不低,但往往不被識別。老人們更多地將不適作為主訴,而不適在老年人中是十分常見的,因此容易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

楠舉例說,曾接診過一位老人,患有糖尿病,近期一直疼痛,尤其腰痛、腳痛,甚至疼得不能正常生活。老人反復在各大醫院就診,但各項檢查都顯示并無大礙。直到一個醫生建議去神專科看看,才被診斷為抑郁癥。這樣的病例并不見,很多老年抑郁癥患者都有多種不適的癥狀,如厭食、腹部不適、便、心慌、悶、部堵塞、頭痛、頸背疼痛、失眠、周乏力等。這些癥狀會誤導醫生進行大量的檢查,導致很多老年抑郁在早期被忽視、被掩蓋。

老年抑郁的發病原因主要是衰老和疾病,而與傳關系較小。常見的疾病如帕金森病、中風、心臟病、癌癥、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維生素B12缺乏、癡呆或阿爾茨海默病、狼瘡、多發化等,都可能導致老年抑郁或加重抑郁癥狀。而這些疾病多發生于老年,屬于退行疾病。此外,一些常見的慢病藥的副作用也可能導致老年抑郁,尤其是同時服用多種藥的老年人。

老年人面臨更多的心理問題,但心理咨詢卻很對老年人“開放”。目前,老年的心理治療主要是藥治療和理治療,還有一些團治療。但整而言,心理咨詢在老年人中較。一方面是老年人的就診習慣問題,他們可能不愿意嘗試較為昂貴的心理咨詢;另一方面也是社會的認知還有所欠缺。雖然有機構在嘗試心理咨詢,但總效果不佳。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口數量逐漸增多。據專家預測,2035年之后,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3.29億,占比超過23%,我國也將進深度老齡化。面對這一趨勢,我們需要正視衰老,給予老年人更多關與照顧。老年人自己應該多了解老年健康知識,正視衰老,傾聽的聲音,及時就醫,積極科學地去鍛煉。子們也應該給予老人細心的照料和關心,幫助他們找到自我存在和生活的意義。同時,社會應該加強對老年心理問題的認知,提供更多的心理咨詢服務。

在面對老年生活時,我們應該像日本作家渡邊淳一所提出的“年健康法”一樣,活出真我、活出彩。無論年齡如何增長,我們都應該保持自信、不自卑、不自負,優雅地跟人生談。正視衰老,認識和包容老年生活的一切困難和變化,才能真正優雅地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