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現代社會,人們越來越意識到運的重要。然而,在這個人人都高喊“躺平”的年代,似乎真的有不人徹底“躺平”了。據統計,截止到2021年年底,我國人均育場地面積達到2.41平方米,但經常參加育鍛煉的人口比例僅為37.2%。或許是工作和學習太過繁忙,又或者是被其他事分了心,大家的運量也越來越了。而這種運量減的趨勢現在已經呈現全球化。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80%的在校青年未達到建議運量。其實,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運量并不高,只要每周能夠有150-300分鐘的中高強度運,就已經符合標準了。顯然,缺乏運似乎是全世界的國民都存在的普遍狀況。然而,長期缺乏運的危害,你真的了解嗎?
長期缺乏運可能帶來一系列嚴重的問題。消化不良是其中之一,胃腸道的正常蠕也會到影響。胃腸力不足會導致腹脹、消化不良、食不振等問題,而便問題也可能隨之而來。便不僅僅是偶發的健康問題,它還會影響質和神狀態,甚至引發嚴重的后果,如心梗死。此外,長期缺乏運還會導致心肺能力下降,表現為上氣不接下氣、心慌、氣短等癥狀。心肺功能的下降會導致循環效率降低,進而對各個臟造損害。另外,長期缺乏運還會導致胖問題。當人長期缺乏運時,能量消耗減,代謝能力下降,即便食攝量沒有改變,也容易導致胖。胖不僅影響形觀,還與各類慢疾病相關。最后,長期缺乏運還會影響個人形象,導致皮變差、口臭等問題,同時也會影響神狀態。
針對不同年齡段的人群,適合的運方式也不同。對于3-6歲的兒來說,促進協調和平衡的運是主要的,如舞蹈、跳繩、等。6-12歲的兒可以進行更多樣化的運,包括有氧運和劇烈運,如羽球、足球、游泳、慢跑等。12-18歲的青年更適合進行敏捷型和技巧型的運,如籃球、乒乓球、、網球等。18-30歲的年輕人可以注重增強力量和耐力的運,如短跑、游泳、潛水、登山、馬拉松等。30-40歲的人群需要適度降低運強度,推薦籃球、排球、競走等運。40-50歲的人群需要維持運習慣,選擇適當的運方式,如健步走、靜蹲、游泳等。50-60歲的人群需要注意保持健康,適合的運包括太極、慢跑、乒乓球等。65歲以上的老年人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運方式,主要目的是延緩機能下降,如太極、散步、做等。
雖然運對有益,但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項。首先,制定合適的運計劃非常重要,每個人的運計劃都應該據自己的年齡、別、脂率、心率等指標來制定。其次,進行運前的熱是必不可的,它可以提前適應運狀態,避免運損傷的發生。此外,選擇合適的運場所也很重要,特別是對于老年人來說,運過程中出現意外況時,邊最好有陪同人員。最后,要注意量力而行,不要過度運,以免造損傷。
總之,“生命在于運”,這句話至今仍然適用。缺乏運可能導致一系列嚴重的問題,而不同年齡段的人群適合的運方式也不同。因此,我們應該重視運,制定適合自己的運計劃,并注意運的安全和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