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經方治病是以病名為著眼點,理由是《傷寒論》講六病,《金匱要略》更是以諸多病名分篇;也有人認為是以癥候群為著眼點,依據是經方的使用目標多是幾個癥狀的有機組合;更有人認為經方就是一種對癥治療,是以癥狀為著眼點。然而,我認為經方治病的著眼點在于刻下的病理狀態,是通過干預在的病理狀態來治病的。

病理狀態應當包括病理生理狀態和病理解剖狀態。經方干預更多的應該是病理生理狀態。那麼,依據是什麼呢?經文中有明確的。《傷寒論》反復提到發汗后、發汗過多、吐后、下后、大下后等,這些文字說明了什麼?還不是揭示患者當時所的病理狀態嗎?我曾經閱讀過一些日本古方派醫家的著作,發現書中對方劑主治的歸納常常把這些信息忽略掉而專注于癥狀。當時也非常贊同,認為這樣更易學易用。然而現在我發現,這些通過竹簡得以流傳的文字不該被輕視。舉個例子,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的條文,其“發汗后”三個字提示患者可能于傷津的病理狀態中,而這種狀態是最初使用該方的前提。忽略這三個字,就難以理解方中用人參、甘草的作用。而經文中提到的“家”、“失家”、“酒客”以及“尊榮人”等特殊質,更是重視病理狀態的現。

經文中還有這些文字,“榮氣不足”、“亡津”、“熱結膀胱”、“胃中虛冷”、“瘀熱在里”、“熱室”、“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中有熱”、“胃家實”、“胃中干燥”、“津竭”、“寒在里”、“此為有水氣”、“有久寒”、“上虛不能制下”、“蓄”以及“停痰宿水”等。它們是什麼?是病名?是癥狀?還是癥候群?都不是!應該就是對病理狀態的樸素描述。誠然,經方是以消除或緩解癥狀為最終目標,但卻是以病理狀態為治療切點的。

經方治病的著眼點在于刻下的病理狀態,這是通過干預在的病理生理狀態來達到治療的目的。因此,我們在運用經方時應該注重細致觀察患者的病理狀態,并結合經文中的描述來選擇合適的藥方。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應用經方,提高治療效果。

版權聲明:本文摘自《十年一覺經方夢》,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版權歸創作人所有,我們尊重著作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如涉及版權爭議,請著作權人告知我方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