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2017年我國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為12.8%。在過去的20年里,全球糖尿病患者的數量增加了一倍以上。據國際糖尿病聯合會的最新預測,預計到2045年,年人中患有糖尿病的人數將是2019年的1.5倍,其中約90%的糖尿病患者患有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糖尿病引起的代謝紊會導致腎臟、視網、心腦管和神經等的并發癥。糖尿病腎臟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微管并發癥之一,其臨床表現為持續白蛋白尿排泄增加和腎小球濾過率下降,最終會發展為終末期腎臟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DKD是導致ESRD的主要原因,全球約30%~50%的ESRD是由DKD引起的。我國是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國家之一,DKD的發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趨勢。目前普遍認為,DKD的發生和發展與傳因素、糖代謝異常、炎癥反應、氧化應激等多種因素有關。傳因素是DKD發生的重要原因,一項伊朗的系統綜述表明單核苷酸多態基因與DKD有顯著相關。近年來,隨著高通量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表觀傳學機制在DKD的發病機制中起著重要作用。表觀傳修飾包括DNA甲基化、組蛋白修飾和非編碼RNA。由于DKD的發病機制非常復雜,通過多種途徑對腎臟造病理損傷,因此早期發現和干預DKD至關重要。

DKD患者常伴有脂代謝紊,除了腎臟本引起的紊外,糖代謝紊也參與其中,其脂代謝異常更為嚴重且有損傷。研究發現,隨著腎小管間質病變程度的加重,患者的總膽固醇和低度脂蛋白水平升高。炎癥和脂質紊在DKD的進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微炎癥介導著腎小管間質脂質沉積,加劇了腎小管間質損傷。高糖、炎癥和腎小球濾過率下降都會破壞細胞膽固醇穩態,導致脂質重分布,加重腎損傷。炎癥細胞因子的參與也與DKD的發病有關,腎小球和間質中存在炎癥細胞,并與腎小球化、腎小管萎和間質纖維化相關。氧化應激在DKD的發生和發展中起到關鍵作用,過多的活氧產生會引發腎纖維化和炎癥,并通過促進脂質過氧化、DNA損傷和蛋白質修飾以及線粒損傷導致組織損傷。

在DKD的預后研究中,蛋白尿和估計腎小球濾過率(eGFR)是預測ESRD進展最常用的指標。一項研究發現,低基線eGFR、嚴重蛋白尿、低紅蛋白和糖尿病家族史是DKD患者腎臟不良結局的獨立預測因素。腎小球損傷被認為是DKD的主要發病機制,其表現為腎小球基底增厚、系增生、K-W結節形和腎小球球化。腎小管間質病變在DKD的進展中也起著重要作用,腎小管病變與腎小球化、病理分級和臨床分期切相關。在DKD患者中,腎小管間質病變的程度與腎功能惡化切相關。另外,酐、尿素氮、CysC、NLR(中粒細胞與淋細胞比值)和PLR(小板與淋細胞比值)也被確定為DKD患者腎功能惡化的危險因素。

綜上所述,DKD的發病機制非常復雜,涉及多種途徑對腎臟造病理損傷,并導致相關臨床指標的異常。腎小管間質病變在DKD的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對DKD患者預后的影響也不可忽視。因此,通過臨床病理指標預測腎功能的不良進展,并進行早期干預,對改善DKD患者的預后有重要意義。然而,目前的研究還存在一些局限,需要進行更多的多中心、大樣本、前瞻研究來進一步評估腎小管間質病變對DKD患者預后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