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友在監測糖時,最常用的兩個指標是空腹糖和餐后糖。但你知道這兩個指標中,哪個更容易發并發癥嗎?糖達標是預防和延緩糖尿病并發癥的重要措施,而評價糖控制狀況的"金標準"是糖化紅蛋白(HbA1c)。據英國前瞻糖尿病研究(UKPDS)的研究結果,每降低1%的糖化紅蛋白可以使糖尿病相關終點風險和糖尿病相關死亡風險降低21%,心梗死風險降低14%,微管并發癥風險降低37%。
糖化紅蛋白的水平由空腹糖和餐后糖共同作用決定,不同況下兩者的貢獻率也不同。空腹糖是指至8小時之不吃任何食(量飲水除外),一般在早晨6~8點進行檢測,最好是空腹8~12小時。通過空腹糖的檢測,可以了解前一天晚上的用藥是否有效控制了整個夜間直至次日清晨的糖,以此來指導晚餐前或睡前降糖藥的用量。空腹糖升高會帶來什麼危害呢?空腹糖是一夜不進食后通過肝糖輸出維持糖的基礎狀態,其水平直接影響餐后高糖水平和升幅。而空腹糖水平還反映了對胰島素的敏,升高的空腹糖意味著胰島功能損。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導致整糖控制不佳,增加并發癥的發生風險。即使餐后糖正常,空腹糖升高也需要進行治療。對一般人2型糖尿病病友來說,推薦的空腹糖控制目標是4.4~7.0mmol/L,但的控制目標需要考慮個的年齡、預期壽命、并發癥等因素。
餐后糖通常指的是進食后2小時的糖,計時從吃第一口飯開始。通過監測餐后糖,可以反映餐后糖的控制況以及進食量與降糖藥用量是否合適,還可以反映患者胰島β細胞的儲備功能,即進食刺激胰島β細胞追加分泌胰島素的能力。餐后糖升高會帶來什麼危害呢?研究發現,餐后2小時糖升高會增加管中層厚度。即使是糖尿病前期的人,餐后高糖也已經開始危害心管系統。此外,餐后糖升高也是糖波大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糖波對糖尿病并發癥的影響甚至比持續高糖更為嚴重。糖波越大,就意味著并發癥的發生越快,死亡風險越高。在中國,餐后高糖的人數更多,因此監測和控制餐后糖對于實現糖達標非常重要。對一般人2型糖尿病病友來說,推薦的餐后2小時糖目標是<10.0mmol/L,但的控制目標也會因人而異。
總而言之,在糖尿病的治療中,只有空腹糖和餐后糖都達標,才能大大減高糖對的危害,降低并發癥發生的風險。因此,了解和控制這兩個指標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