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爺在幾年前被確診為糖尿病,從那以后他一直嚴格控制飲食,并經常在網上查詢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建議。然而,盡管他的努力,這些年來他的糖控制并不理想,經常波較大。多年來,他到自己可以吃的食越來越,生活變得乏味無趣。最近,他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聲稱“豆腐會刺激糖尿病發生”,而他平時經常食用豆腐。劉大爺到困,難道他的糖控制不佳是因為吃豆腐嗎?

一、吃豆腐會刺激糖尿病?靠譜嗎?

事實上,糖尿病患者是可以適量吃豆腐的。豆腐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質等營養分,尤其是富的大豆蛋白。大豆蛋白的營養價值與蛋白相似,但對脂的影響較小。研究發現,每周攝≥1次豆腐的人相較于不吃豆腐的人,患冠心病的風險降低了12%,對于預防糖尿病并發癥也有一定的幫助。然而,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控制豆腐的攝量,一般建議每日攝豆腐100克、豆腐干50克、素50克、腐竹20克、烤麩30克,這些豆腐制品換算下約含有8~10克蛋白質,每日可任選一種食用。需要提醒的是,患有糖尿病腎病的患者要注意減蛋白質攝,過量的蛋白質攝會增加腎臟負擔,加重病。對于腎小球濾過率正常但有蛋白尿的患者,每日可攝0.8克/千克重的蛋白質,而腎小球濾過率較低的患者則應將攝量控制在0.6克/千克重。

二、糖尿病是吃出來的?4種“升糖大戶”,盡量

實際上,糖尿病確實與不良飲食習慣有關,可以說是通過飲食習慣引發的。最近,《Nature(自然)》子刊發表的一項研究對184個國家的糖尿病患者進行了調查,發現約70%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發病與不良飲食有關,尤其是過多攝加工、攝不足的全谷以及攝過多的細谷有關。據國際糖尿病聯盟的統計數據,我國糖尿病患者已超過1億人次,位列全球首位。每年因糖尿病致死的患者高達83.4萬人,雖然糖尿病本不會致死,但它會引發100多種并發癥,是臨床上已知并發癥最多的疾病之一。為了穩定糖,飲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以下是幾種應盡量吃的食

1.爛的白粥:爛的白粥的糖指數(GI)較高,米飯的GI值為83.2,而白粥的GI值為102,高于葡萄糖的GI值。爛的白粥容易被消化吸收,導致餐后糖急劇上升。

2.無糖烘焙食品:許多糖尿病患者選擇無糖食品,但這些食品上標注的“無糖”與我們的認知并不相同,它們仍然含有量的糖分,只是含量較低。我國相關標準規定,每100克/毫升食品的糖分不超過0.5克,即可標注為“無糖”。此外,烘焙食品本含有大量淀,在進后容易導致餐后糖上升。

3.糧“細”加工的食糧指富含膳食纖維的食,它們分解葡萄糖的速度較慢,因此升糖速度也較慢。然而,如果將糧加工細糧,膳食纖維會被破壞,為了保證口,往往會加大量的糖分和鹽分,食用后會導致餐后糖迅速上升。

4.水果榨:水果經過榨后,其中的膳食纖維大量減,果糖和葡萄糖會由細胞釋放出來變游離糖,與含糖飲料沒有太大區別,飲用后會導致糖迅速上升。

三、70歲以上老年人,糖控制在多合適?

一些年紀較大的糖尿病患者會發現,無論他們如何控制飲食、生活習慣和按醫囑服藥,糖仍然無法控制在相對理想的范圍,這是為什麼呢?實際上,不同年齡、不同狀況的人,糖的控制目標也是不同的。對于一般健康人群來說,空腹糖應保持在3.9~6.1mmol/L,餐后2小時糖控制在<7.8mmol/L。隨著年齡增長,糖的調節能力下降,年齡小于65歲且狀況良好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空腹糖應控制在4.4~6.1mmol/L,餐后2小時糖應控制在<8mmol/L;而有心管疾病或病程較長的患者,可以適當放寬糖控制范圍,空腹糖維持在6.1~7.8mmol/L,餐后2小時糖可控制在8.0~10.0mmol/L。日常生活中,應調整飲食結構、重、作息以及規律運等來幫助控制糖,注意運要在能承的范圍進行,以穩定糖控制在合適的范圍。對于70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來說,糖控制范圍應據個人病程、預期壽命、并發癥等綜合考慮,沒有統一的標準。

總結來說,飲食是糖尿病患者控制糖非常重要的一環。然而,在選擇飲食方式時,要注意選對正確的方式,不要被錯誤的傳言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