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010年被確診為糖尿病。最初,我按醫生的建議口服阿卡波糖,但三個月后餐后糖仍未達標,于是開始注短效人胰島素。盡管糖得到了控制,但也出現了輕微的低糖。一年后,我經歷了第一個“月期”,在這段時間里我不用打針也不吃藥,僅依靠飲食和運來控制糖。然而,這段好時并不長久,幾個月后,因為手應激,我的空腹和餐后糖再次升高。醫生建議我采用“一長三短”胰島素治療模式,但在治療期間我多次經歷輕微低糖和兩次嚴重低糖的況。2013年10月22日晚,由于低糖的不適以及當時較好的糖控制,我按醫生的建議停止使用胰島素,并且沒有再使用降糖藥,從此開始了持續至今的第二個“月期”。這個“月期”已經維持了長達10年的時間,我的糖化紅蛋白檢測值始終在4.5% - 5.6%之間。這一切都是我努力的結果,今天我想與大家分我控糖的8個“訣”:

1.聽醫生的話,采用胰島素治療:當我剛被診斷為糖尿病時,我吃了三個月的降糖藥,但糖控制不理想。我立即聽從醫生的建議,改用胰島素強化治療,很快就將糖降至正常水平。許多2型糖尿病患者認為胰島素注是最后的治療手段,除非別無選擇,否則不愿意使用。還有些糖友認為使用胰島素會上癮,為依賴,類似于對毒品的拒絕。甚至有些醫生堅持傳統的治療模式,不推薦患者使用胰島素。因此,許多初發2型糖尿病患者沒有接胰島素強化治療,錯過了“月期”,這令人憾。

2.據季節調整主食量:隨著季節的變化,我逐漸意識到要控制糖,主食的攝量也需要隨之改變。氣溫升高時,主食量增加;氣溫降低時,主食量減。主食的調整不是盲目的,而是糖值逐步調整,通常以每5克為一個基準,調整到位后保持相對穩定一段時間。調整的原則是:保持糖平穩、達到標準。目前,我的主食攝量為:春季約260克,夏季約290克,秋季約275克,冬季約245克。

3.讓主食放涼一點再吃:食在煮后放涼,淀分子會發生“老化回生”,產生更多的“抗”,不容易被消化吸收,從而延緩餐后糖上升的速度。我自己進行了多次實驗,分別食用熱乎乎的主食和放涼后的主食,結果發現前者的餐后糖比后者高1.0-1.8mmol/L。因此,在注意胃腸況的同時,我將主食稍微放涼一點再食用。

4.保持飲食均衡,早餐攝堅果:除了細搭配主食,我改變了早餐的習慣,開始食用雜糧干飯和雜糧餅,每次吃50克的魚;早餐吃一個蛋,再加上一袋;適量食用豆制品(每天從量凍豆腐逐漸增加至70克至今);餐間吃水果,每天攝200克。從2019年開始,我每天早餐攝28克以上的生核桃仁,結果發現糖確實有所降低。當然,效果因個差異而異,需要自己進行實踐。

5.改變飲食順序:我按照“菜-蛋白質-脂肪-主食”的順序進餐。俗話說:“先吃飯,后吃菜,糖可翻倍;先吃菜,后吃飯,糖可減半。”

6.每7天測一次全天四次糖:在停用胰島素且不服用口服降糖藥后,我每7天(最初是每五天)測一次全天四次糖。糖監測是糖尿病患者控制糖的保證,“月期”必須定期檢測糖,必要時還需要進行隨機檢測,不能僅憑覺。有時候,我冒險多吃5克主食,結果糖立即上升了1.2-2.5mmol/L。有時候,我覺很正常,但糖卻超過了標準。在“月期”,雖然不需要打針或服藥,但監測糖是非常重要的。

7.飯后先做家務,然后進行20-30分鐘的運:運可以降低糖,糖尿病患者每周至需要運5天,每次30分鐘,每周總計150分鐘以上。我有一套獨特的運習慣和形式:每天吃完三餐后,我會做家務然后開始運,每次大約20-30分鐘,每天總計1小時左右,包括保健、廣播、回春、降糖、健等。這些年來,我明顯覺到運降糖的效果,不僅能降低糖,還有益于健康。

8.平時注意細節,細節決定敗!每次去醫院看病,我都會首先告訴醫生:我是糖尿病患者。在住院時,我會再三告訴醫生和護士絕對不能給我輸葡萄糖水。在藥店購買藥時,我也會先看一下說明書,確認是否含糖,糖尿病患者能否使用。最后,我提醒大家,控制糖不能懶,要嚴格自律。雖然“月期”只是一種緩解,并不能治愈糖尿病,但必須嚴格遵守“四駕馬車”,即“管住、邁開、測糖、勤學習”,切不可懶或心存僥幸。我一直嚴格遵循“四駕馬車”,所以我的“月期”糖一直較穩定,很超過標準。轉眼間,第二個“月期”也已經維持了近十年,我在控糖方面也積累了一些經驗。以上8個方法都是我這些年來索出來的,現在我將它們分給大家,希能對廣大糖尿病患者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