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老年人中,由于腸胃功能的減弱,喝粥已經為了一種習慣,很多人會選擇用粥來代替其他主食。然而,一旦患上糖尿病,況就變得不同了。很多糖尿病患者到困:喝粥會擔心糖升高,加重病;吃大米飯則會擔心腸胃問題,長期下去會患上胃病。那麼,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到底是吃粥好還是吃米飯好呢?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吃米飯更好。特別是剛患上糖尿病的病人,在初期控糖調理時,選擇吃米飯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雖然粥和米飯的原材料相同,但是它們進人后產生的反應有很大的區別。首先,在烹飪上,兩者使用的方法不同。米飯通常需要蒸煮,而在這個過程中所需的水分比粥要很多。這樣一來,米飯中的淀糊化程度會降低,糊化程度越高,其中的淀和糖分含量就越高。相比之下,米飯對糖的影響會小一些。其次,經過烹飪,兩者的部結構也會發生變化。米飯經過烹飪后,顆粒通常會比較完整,所含的纖維素和維生素等質得以保留。這些質在人攝后有助于腸胃消化,從而降低對糖的吸收。而粥則相反,經過烹飪后其纖維結構會被破壞,更容易被吸收并轉化為糖。因此,對于需要控制糖的患者來說,吃粥相對危險一些。
盡管吃米飯是最佳選擇,但在食用時仍需注意兩個方面。首先是“細結合”。雖然米飯是最佳主食,但它屬于高碳水化合、高糖分類的食。所以,糖尿病患者在食用米飯時可以摻雜一些糧,如豆類、玉米、紅薯等。這不僅可以增加飽腹,還能降低碳水化合的總攝量,對于穩定糖非常有益。其次是“食多餐”。掌握合理的米飯攝方法對于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要。“食多餐”是一種值得推薦的方法,即將每天攝的米飯總量維持不變,但將食用的次數增加,分多次攝。這樣可以確保單位時間攝的碳水化合量較低,從而達到控制糖的目的。當然,不僅是米飯,在其他飲食方面也可以采用“食多餐”的方法。
此外,還有兩個需要避免的事項:“忌夜宵”和“忌高糖”。眾所周知,吃夜宵會影響腸胃的正常功能,增加消化和吸收的負擔,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還可能引發一系列消化系統并發癥,導致糖波,不利于疾病管理。高糖食更是需要避免的,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控制攝高糖食是控制糖計劃的第一步。常見的白糖、蜂等食都屬于高糖食,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飲食中要控制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