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疾病,常常伴隨著一系列的并發癥。為了治療糖尿病及其并發癥,有兩種中藥和兩種西藥可以使用。

第一種中藥是糖脈康顆粒,它由黃芪、生地黃、赤芍、丹參、牛膝、麥冬、黃等草藥組。中醫認為糖脈康顆粒有養清熱、活化瘀、益氣固腎的功效。適用于氣兩虛、瘀所致的口喜飲,倦怠乏力,氣短懶言,自汗,盜汗,五心煩熱,中悶痛,肢麻木或刺痛,便;2型糖尿病及并發癥見上述癥狀者。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糖脈康顆粒能擴張外周管,降脂,抑制小板聚集,改善皮功能和高凝狀態,抗栓形。同時改善糖水平,消除自由基,抗炎、抗氧化應激,糾正周圍神經及其環境的缺缺氧,減神經損傷,修復周圍神經,改善肢麻木疼痛,對周圍神經有較好的保護作用。

第二種中藥是芪丹通絡顆粒,它由黃芪、丹參、當歸、附子(制)、桂枝、赤芍、川芎、川牛膝、細辛、土茯苓、知母等草藥組。芪丹通絡顆粒有活、通絡止痛的功效。適用于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屬氣虛瘀、寒凝脈阻證,臨床表現為四肢自發疼痛、肢端麻木、四肢發涼、肢無力、覺異常或減退;或見舌質紫暗或暗淡、脈細或細。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黃芪、丹參、當歸、川芎、赤芍等益氣活藥,一是可以抑制醛糖還原酶活,有不同程度的降糖作用;二是可以抑制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環。另外,知母也有較強的抑制醛糖還原酶活和顯著降糖作用。桂枝、麻黃、細辛中的活分有一定的止痛作用。該藥有較強的抗氧化作用,降低醛糖還原酶活,抑制山梨醇、丙二醛等病理產在神經組織中的堆積,從而改善周圍神經髓鞘病理改變,提高神經傳導速度。同時對多種刺激導致的疼痛反應也有明顯的鎮痛作用。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神經病變患者的疼痛、麻木、覺異常等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第一種西藥是胰激肽原酶腸溶片,它屬于管擴張藥,是從豬胰腺中提取出來的一種蛋白酶。胰激肽原酶腸溶片通過水解激肽原生緩激肽,緩激肽有擴張管的作用,從而增加小流量,改善微循環,增加組織灌注。另外通過激活纖溶酶,降低黏滯度,改善流變學。同時還能激活磷脂酶A2,抗小板聚集,防止栓形。所以胰激肽原酶腸溶片常用于改善微循環疾病,包括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病變和眼底病變、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以及缺管疾病,還可用于高病的輔助治療。據國外研究報道,胰激肽原酶還能抑制微管的增生,可進一步阻止糖尿病視網病變的進展。

第二種西藥是羥苯磺酸鈣,它屬于保護微管的一種藥。羥苯磺酸鈣通過降低微管壁的通,增加其抵抗力,降低漿黏滯度、提高紅細胞的、抗小板聚集,從而防止栓形。羥苯磺酸鈣還能促進淋循環而減輕水腫,抑制組胺、5-羥胺、緩激肽、明質酸酶、前列腺素等管活質對微管引起的高通作用,促進基底膠原的生,從而起到保護微管的作用。羥苯磺酸鈣通過抗氧化應激、減炎癥來改善管的皮功能紊,減管的滲出,減皮生長因子與的結合,抑制新生管生。所以臨床上用來治療糖尿病視網病變和糖尿病腎病。能顯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玻璃穿率、微脈瘤、眼底滲出、眼底出。另外研究顯示,服用3個月,可使90%的糖尿病腎病患者的微量白蛋白下降至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