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患者都向我反映:“王大夫,我這兩天吃不下飯,明明很,但是一見到飯又不想吃。”我想,這個癥狀的朋友可能有很多吧。春天或初夏時,我通常會用一些神曲、青皮、木香等藥來消積導滯,理脾胃之氣,效果還不錯。但是在這個季節,這些藥就不起作用了,使用一些霍香、砂仁、麥冬、茯苓效果會好一些。

實際上,這就是天人相應的表現,也就是我們的機會隨著四季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季節變了,機變了,自然,方用藥也會發生變化。這也符合“易水學派”的四時用藥法,使得組方變得更加靈活。有時候,我也嘆古人的智慧,實在是太厲害了。不僅可以指導農業,而且在醫學方面也很實用。

之前說過“夏至”,今天我就來談一下“小暑”!小暑、大暑為什麼會更熱呢?為什麼會讓人沒有食呢?實際上,單從漢字的寫法上就可以略知一二。首先,小暑、大暑它們屬于復合型節氣,是熱和的結合。除此之外,“暑”這個字,上邊一個太表示烈高照,下邊又一個太是烤得大地也很熱。從“象形字”的角度來看,這兩個時節很熱,要開空調,就是放在古代也是一樣的,兩個太能不熱嗎?

中間一個土是什麼意思呢?大家都知道,“木火土金水”這是五行,對應的“五氣”是“風火燥寒”。土,對應的就是,所以說,“暑”是和火復合而的一個節氣。不同于水,這個組合放在一起,無異于一個大蒸籠。同時,土對應我們機的脾胃。又又熱,脾胃功能損。《傷寒論》中說,“默默不飲食”,其實就是脾胃功能不足,胃氣損的一種狀態。所以,這個節氣會有大部分人會出現這個問題,尤其是脾胃功能本來就不好的朋友。

既然知道“不想吃飯”是怎麼形的了,辦法也就好說了,所以,“四時用藥”也就和四季、和節氣對上了。

好了,今天就說這麼多吧。上述也是我有而發,喜歡的可以轉發給邊有需要的朋友。我是野生中醫王大夫,關注我,吃嘛嘛香,倍兒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