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后綜合癥是指人們在大假期后(特別是春節黃金周和國慶黃金周)出現的各種生理或心理表現。在節假日之后的兩三天里,許多人會到厭倦、神不振,工作效率降低,甚至出現不明原因的惡心、眩暈、腸道反應、神經厭食、焦慮、神經衰弱等癥狀。這種現象也被稱為富貴癥。在長假期間,許多人往往會忘記平時對自己的約束,熬夜、暴飲暴食等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會導致睡眠規律和飲食規律的打。便、長痘和油脂分泌過多等問題也很常見,而腹瀉在節假日期間更加普遍。

在過去的幾年中,“節后綜合癥”為每逢節假日結束時人們必提的話題。特別是在春節之后,許多人仍然沉浸在節日的氛圍中,更愿意懶洋洋地待在家中追劇,喜滋滋地和家人朋友玩牌,無需小心翼翼的酒桌上的暢飲……所有對過去的懷念都沒有對現在的期待。這將我們的假期放在“假期”這樣的話題中,說明我們的假期太短,也太“虛假”。除了春節,我們一年中的其他假期要麼時間太短,只能在家里好好休息幾天,要麼忙于社應酬,假期比工作還忙碌,要麼是被調休安排搞得不爽,不得不繼續上班,沒有心。當然,更多的是公司單位各種借口的值班加班,也不知道平時都在干什麼。中國人對工作的執著和勤,導致我們將休息視為一種“”的行為,也導致一些人將正常的假期視為對方“施舍”的觀念。本來不需要理由的假期,卻必須找一個借口來請假,最好是與生死相關,最差也得裝得像是病得不行的樣子。春節假期的好是我們可以明正大地休息(除了一些行業),甚至有些單位在年前幾天一直到正月十五都能夠懶,而不責備。盡管還要應對各種人際關系,但春節有著“回家團圓”的概念支撐著,所以即使很忙很累,心里也是愿意的。過去,我們所說的節后綜合癥主要發生在春節期間。節后綜合癥曾經被打工人們提及了幾年,直到各方專家學者開始認真對待并給出科學解釋,人們突然不再提起它,仿佛它從未存在過,或者像網絡上的各種新聞一樣,過去就過去了,再無回響。這是因為它已經痊愈了嗎?這還不確定。大家不再提起它,是因為大多數人已經在心理上接了它,忍著、抑著,將它積攢到緒的深。多年來,人們逐漸認識到節后綜合癥的實際況:我們自己的困擾,我們自己的煩惱,一群人的困擾,一群人的煩惱,多麼大的聲音,老板也無于衷,實際上也沒有人真正想著如何解決它。喊累了,心也變了灰。生活的力越來越重,就業前景不樂觀,人們不想也不敢再表達對工作事業的不滿。我們習慣于忍耐,不是因為心寬廣、心竅豁然開朗,而是將不好的緒積在心底,自己承著。相對于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難,小小的節后綜合癥算得了什麼呢?我們對資本的剝削早已習以為常,焦慮地看待一切,讓焦慮深骨髓。因此,有些人承重前行,有些人事事無所謂,不管手腳是否忙碌不停,心理上早已躺平。沒有人想欺騙人生,但人生的遭遇總是欺騙著我們曾經懷揣理想的心。將節后綜合癥放在更廣闊的時間范圍,我們可以將過去經濟飛速發展的時期視為“節日”,而如今由于大環境和一些小因素導致的經濟緩慢發展則被視為“節后”。從這個角度來看,人們不愿意創業、不愿意結婚、不愿意生育,而將大部分力放在各種“卷”上,正是節后綜合癥的現。無論人們在網絡上如何慷慨激昂地表達,無論大家在言語上如何指點江山,回到現實生活中,回到必須面對的瑣碎事時,沒有人能夠獨善其。在歷史的洪流中,沒有人關心歷史,我們關心的是如何過好每一天,如何度過每個日子。相對于現代人素質的下降,我們的神狀態更加令人擔憂。我們的變得油膩,胖,通過健康飲食和適當運可以調節;但神上的力始終存在,我們的頭腦繃不松,大多數人找不到緩解力的方式。人們希有一種方法來緩解緒。有些人看視頻,結果發現除了時間飛逝什麼也沒有得到;有些人觀看直播購,結果除了家里多了很多沒用的東西,錢包還減了;有些人出門旅行,結果旅行中遇到的糟心事抵消了景和食帶來的快樂……我們有這樣的覺,是因為我們自己的心結無法解開。當我們試圖強迫別人接我們的想法時,當我們被各種信息帶著走時,我們的辨別能力下降,審觀念也下降,導致我們的承能力明顯下降,我們的認知水平也越來越低。我們放棄“治愈”節后綜合癥,是因為我們找到了“頭樂”式的替代品。如何“治愈”節后綜合癥是一個系統的問題,我們可以從改變自己開始,例如放慢心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