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養生之道:斂,飲食起居兩手抓

“北風潛悄無聲,未品濃秋已立冬。”立冬意味著冬季的開始。此時,萬蟄伏,養生宜收斂氣,進補重在養。要想健康過冬,應從飲食起居手,遵循斂之道。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天是一年四季中,保養和積蓄的最佳時機,立冬要注意啥?中醫講究天人相應,以五行來說,冬日走腎經,匹配五味,腎主咸,心主苦,食若是咸多苦,則會影響心腎相。立冬過后,建議咸多苦的食,從而助心,平衡,如芹菜、萵筍、生菜、苦等,這些食富含氨基酸、維生素等,有提神醒腦、消除疲勞、抗菌消炎等多種功能。

除了養腎,冬季還應驅寒暖胃,冬日氣溫比較低,如果飲食貪涼,則會使得寒邪克于胃腸,導致胃腸不適。據“虛則補之,寒則溫之”的原則,在食補中采用溫補類來調理,食選擇多以溫、熱為主。

都說藥補不如食補,民以食為天!關于立冬的飲食,南北也各有不同,北方溫補、南方清補、高原潤補北方的冬季更為寒冷,宜進補大溫大熱的食,如牛、羊等,北方多吃餃子,在營養搭配上可謂是不錯的選擇,它不僅包含了面食、食、菜品和調料,實現了簡便又多樣的原則,結合時令,建議選擇羊、韭菜等溫的食做為餃子餡兒。南方雖然已冬,但氣溫較北方還是要溫暖地多,建議選擇清補甘溫的食為主,如、鴨、魚類,尤其鴨是白中的代表,以高蛋白、低脂肪為特點,氣雙補卻溫而不燥,是立冬的食。而高原山區,雨量較且氣候偏燥,建議選擇甘潤生津的食,如果蔬、木耳、冰糖等。

立冬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氣,又是人們進補的最佳時期。冬令進補卻要有針對,可食用一些滋肝理氣之品,如桑葚干、桂圓、枸杞、甲魚、黑木耳等。氣偏虛的人,選羊等,氣雙虧的人可用鴨、烏等。不宜食生冷燥熱者,宜選用枸杞子、紅棗、木耳、黑芝麻、核桃等。市民需注意,藥補一定要遵醫囑,一人一法。冬令進補時,為使胃腸有個適應過程,最好先選用紅棗燉牛、花生仁加紅糖,也可煮些生姜大棗牛湯,以調整脾胃功能。

同時,要注意吃平衡,不要過補滋膩。飲食宜清淡,要多吃熱量較高的食,多吃新鮮蔬菜和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含量高的食。牛、羊、烏、豆腐、芹菜、白蘿卜、黑豆、黃豆、土豆、香菇、菠菜、洋蔥等都是立冬后比較適宜的飲食。“冬月飲食之味,宜減辛增苦,以養心氣。”可適當吃些杏仁、腰果、百合、葡萄干、芝麻、花生、蓮子等養心之。溫通經絡,溫補氣的飲品也可配餐適量飲用,如黃酒、黑米酒、醪糟、紅葡萄酒等。

對于老年人和孩子而言,進冬季,容易出現冒咳嗽,冬季咳嗽,表現為嗓子干,咳嗽,黏痰或無痰,甚至痰中帶,伴有嗓子痛,大便干燥;宣肺止咳,防霧霾,預防重于治療。老年人和孩子,進食應以「清潤為主,多食開胃、易消化的食,如梨、百合、荸薺、山藥、蓮子、藕等」記得提醒爸媽哦。

專家表示,除了飲食,起居也需要調整原則是早睡晚起、避寒保暖。冬日里保證充足睡眠時間尤為重要,這樣才更有益于氣潛藏,津蓄積;立冬后的起居調養切記“養藏”。立冬后可泡腳養生,但要注意水不宜過燙亦不宜泡太長時間。冬天寒冷,人的四肢較為僵,建議開展適量的運,同時鍛煉前要注意熱,如展肢、太極、八段錦、慢跑等,使微微出汗,再進行高強度的健。跑步做只宜微微有汗出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