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居民的營養健康狀況有了明顯的改善,但同時也面臨著營養不足與過剩并存、營養相關疾病多發等問題。在這背景下,科學守護健康為了當務之急。為了提升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識,11月,首都科學講堂舉辦了題為“科學守護健康,共建健康中國”的系列主題講座。本期講座邀請到了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流中心副主任、副研究館員阮鋒,他將為我們揭示廚房里的食品安全“盛宴”。

在講座中,阮鋒首先向聽眾提出了一個問題:“大家認為在家里吃飯安全還是在外邊吃飯安全?”很多人認為在家吃飯更加安全,然而阮鋒通過權威部門的統計數據告訴大家不同的答案。據統計,2021年我國上報的食源疾病中,有54%發生在家里,導致死亡的117人中,有92%也是在家里發生的。阮鋒舉了幾個例子來說明這一點,例如2020年在黑龍江西,9人在家中聚餐后食用了自制酸湯子,結果引發了食中毒,導致9人死亡。他還提到了2019年深圳一子吃了泡發3天的黑木耳后中毒的案例。這些食源疾病都是由椰毒假單胞菌污染產生米酵菌酸引起的,而這種菌引發的食中毒死亡率高達50%。

鋒還強調了一些容易引發食中毒的“高危”食品,包括谷類發酵制品、薯類制品、變質木耳和銀耳等。很多人喜歡在家制作發酵食品,認為這樣做出來的食品既干凈又安全,然而這些自制的發酵食品很容易毒梭狀芽孢桿菌的污染,從而引發食中毒。

此外,阮鋒還提到了一些與冰箱使用相關的注意事項。他指出,冰箱中存在一種李斯特菌的微生,在低至0℃的冷藏溫度下仍能生長,所以冷凍食也不足以將其殺死。李斯特菌對孕婦和孩子的威脅最大,因此使用冰箱的時候要確保食的中心部分加熱到70℃以上,并持續2分鐘以上,這樣才能殺死李斯特菌。此外,還要避免喝未經氏消毒和徹底煮開的生酪等制品,以及不吃未經徹底加熱的冷餐、火、鹵類。定期清理冰箱并做好清潔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剩菜不能直接食用,需要加熱至熱。

在講座中,阮鋒還普及了一些科學的健康飲食知識,例如如何在廚房中科學地減鹽、減油、減糖。他還辟謠了一些關于食品的流言,例如“苦瓜抗癌降糖”、“洋蔥、葡萄酒降”、“孩子多喝湯可補充營養”、“紅糖水補效果好”等。

通過這次講座,居民們對于廚房食品安全的重要有了更深的理解。科學守護健康,共建健康中國將為我們共同的努力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