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一個養生的重要季節,但是不人在秋季養生時卻犯了一個錯誤,即過度滋導致變得更差。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況呢?國家級名老中醫趙吉平主任告訴我們,中醫養生不僅要因時制宜,還要因人制宜。有一類人在秋季不適合滋,而應該收斂氣,給一個“秋收”的機會。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人需要在秋天收斂氣呢?又該如何進行氣的收斂呢?

首先,質的人在秋季應該收斂氣。質的人群通常表現為怕冷。當秋冬天溫度下降、起風時,人們都會有些怕冷,這是正常的生理反應。但是,虛的人即使在沒有風,不寒冷的況下,仍然會發涼。如果你也出現了這種況,就應該引起注意,開始進行氣的收斂。專家表示,如果氣沒有得到適當的收斂,可能會到損害。

不好的“秋收”會導致脾腎虛。脾腎虛的表現包括怕冷、流口水、頭昏、胃脹、食減退、肚子冷痛、腹瀉等癥狀。脾胃主管口腔消化功能,所以脾虛的人經常會流口水。脾虛的人對寒冷的敏程度較低,稍微多穿一些服會覺好一些。腹瀉通常是一天多次,不定次數,稍微吃一些涼的食就會導致腹瀉,大便也不形,伴有腹滿胃脹的覺。另外,腎司二便,腎虛的人可能出現尿頻、腹瀉、全怕冷、水腫等癥狀。腎虛的人對寒冷的敏程度較高,會覺肚子、后腰像冰塊一樣冷,手腳也會覺像泡在冰水里一樣冰涼。腹瀉通常發生在清晨,拉出的大便呈稀水狀,肚子也覺冰涼。趙主任提醒,如果出現脾虛的癥狀,如果不及時干預,可能會進一步影響到腎

那麼,如何進行氣的收斂呢?趙主任推薦了一些位,平時可以按,有助于收斂氣。這些位包括腹部肚臍旁的大橫、神闕(肚臍)、臍下的關元、臍上的中脘,以及部的足三里、陵泉。經常按這些位可以促進脾腎的健康,溫補虛。此外,趙主任還為我們介紹了一款收的代茶飲。這款代茶飲由炒白、茯苓、干姜組,對脾胃虛的人堅持飲用一段時間會有效果;如果兼有腎虛的癥狀,如清晨腹瀉、肚子冰涼等,還可以加一些豆蔻。需要注意的是,代茶飲僅供調理,不能代替藥

另一個導致秋季養生不好的原因是肺氣虛。如果氣收斂不好,肺氣虛就會出現。肺氣虛的人通常會有咳嗽、白痰、悶、疲乏無力、背部寒涼等癥狀。肺主氣司呼吸,當肺氣失宣時,就會出現咳嗽、悶等癥狀;當肺氣失宣后津不化,就會凝聚痰,進而出現痰的癥狀。此外,肺還主管全之氣,肺氣虛時全機能和氣也會下降,從而出現疲乏無力、背部寒涼等癥狀。

針對肺氣虛和脾腎虛的人群,趙主任還介紹了一種適合“秋收”的別樣泡腳法。這種泡腳方由艾葉、桂皮、生姜、花椒組。艾葉可以溫通經脈、止痛、止瀉,其他三味藥材也有溫熱質。使用時,可以先用溫水浸泡藥材,待藥材浸后再煎煮。別樣泡腳法是先蒸腳,再泡腳。先將煮好的藥泡腳桶中,然后將腳懸在水面上蒸約10分鐘,再將腳放桶中泡約10分鐘。中醫外用藥中有蒸法和泡法兩種方法,先蒸腳再泡腳的方式可以充分利用藥效。這種泡腳法適用于肺氣虛和脾腎虛的人群。

總之,在秋季養生時要據自質進行因人制宜的調理。質的人群不適合過度滋,應該進行氣的收斂。而肺氣虛和脾腎虛的人群可以通過按位和泡腳來收斂氣。只有正確調理,才能讓我們的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