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經•素問》中提到:“秋三月……早臥早起,與俱興,使志安寧,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 這是古代有關秋季養生的最早論述,指出秋季養生的總的原則是在起居上早臥早起,在志上要神志安寧。秋三月,是指秋天的三個月,從立秋開始一直到霜降結束,分為孟秋、仲秋、季秋。雖然秋季總的氣候特點是“燥”,但于暑夏與寒冬的過渡季節,氣候逐漸由溫轉為涼,這三個月的養生重點也略有不同,因此秋季養生要“三步走”。

第一步:孟秋防暑、護脾胃。孟秋包括立秋和暑兩個節氣,此時氣溫炎熱,再加上初秋雨水較多,暑之氣較重,邪容易乘犯脾胃,且夏天的貪涼冷飲已經讓很多人的脾胃于虛弱狀態,因此胃腸疾病多發。所以孟秋之月在解暑降溫的同時,要顧護脾胃。預防中暑、巧用藿香正氣高溫、閉環境下勞作,出汗后補充淡鹽水,家中常備藿香正氣,它可化解表,理氣和中,不僅可以預防中暑,還可以用于暑冒和胃腸炎。食生冷、飲食宜平補。生冷食易傷脾胃氣,所以要適當減冷飲以及寒涼食的攝,如西瓜、甜瓜、哈瓜等。秋之后,可適當增加營養質的攝,如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等,以補充人在夏日的消耗。據“秋宜平補”的原則,應選用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平補之品。

第二步:仲秋防燥、潤肺。仲秋包括白和秋分兩個節氣,此時雨水減、氣候干燥、晝熱夜涼。燥邪最易損傷肺臟,人常出現口鼻咽干燥、皮干裂、大便結等不適癥狀。在飲食上應據“燥者潤之”的原則,適當多吃滋潤燥的食,如蓮藕、梨、甘蔗、柿子、香蕉、南瓜、百合、銀耳、蘿卜、鴨蛋、豆漿、品、飴糖等。食辛辣食,尤忌大辛大熱之品,以防助燥為,化熱生火,加重秋燥。

第三步:季秋避風寒、打“底補”。季秋包括寒和霜降兩個節氣,氣溫會出現驟降,一些慢疾病如慢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以及心腦管疾病等,容易復發或加重。所以,此時養生的重點除了防止燥邪傷人外,還要預防風寒之邪。要適當進行育鍛煉,提高自己對寒冷的耐力,適時增加服,但不宜一次增加太多。晚秋是調整脾胃,打“底補”的最佳時期。羊和芡實為最佳食補選擇,可用芡實燉羊,或用芡實、紅棗、花生仁加糖熬粥食,還可以用蘿卜燉羊食用等。這樣經過打“底補”,脾胃健運,冬就可放心進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