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已經接近尾聲,對于上班族來說,一想到明天就要開始上班了,心中就會到焦慮不安。而恰巧后天是寒,氣溫開始逐漸由炎熱轉為涼爽。據中醫的四時養生原則,秋冬養生應該以“養收”、“潤燥”為主題。接下來,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這個話題。
燥氣是秋季的主要氣候特征。秋季的天氣逐漸干燥,缺乏水分的滋潤,自然界呈現出一片肅殺的景象。如果燥氣過重,就會傷人致病,這就是所謂的燥邪。《素問·應象大論》中說:“燥勝則干。”燥干,容易傷害津,例如口鼻干燥、咽干口、皮干燥,甚至出現皸裂、發不旺盛、小便量、大便干結等癥狀。燥邪容易傷害肺臟,而肺是一個弱的臟,喜歡清潤而討厭干燥。肺臟通過鼻子與自然界的大氣直接相連,燥邪很容易從口鼻進肺臟,從而影響肺臟的氣機運行,甚至導致秋季燥邪傷害肺絡,出現干咳痰、痰黏難咯、痰中帶、甚至呼吸困難和痛等癥狀。由于肺臟與大腸相互關聯,肺津耗傷也會導致大腸失去潤澤,出現大便干燥不暢等問題。
秋季的氣候干燥,晝夜溫差大,容易導致人們緒波,心煩躁。《飲膳正要》中記載:“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寒飲。”因此,秋季主要以潤燥、補肺、養、多酸為主題的飲食更為適宜。大多數蔬菜和水果都有滋潤燥、清熱通便的功效,此外還可以多吃一些蜂、百合、麥冬、蓮子、芝麻等清補之品,以滿足肺臟清肅的需求。食辛辣煎炸食品,以免助燥傷。同時,室應該保持一定的度,適當補充水分,多喝開水、淡茶、果、豆漿、牛等飲料,飲用時要量多次、緩慢飲用。
為了防止皮干燥,可以使用各種護霜來滋潤皮;對于口干裂,可以使用潤膏來涂抹。秋季是之氣轉換的時節,再加上萬凋零,容易導致人們緒低落、憂郁、惆悵,甚至出現抑郁癥。古代文人的詩詞歌賦中,很多都以悲涼的懷歌頌秋季。因此,在秋季需要注意調節緒,據《黃帝經》的指導,保持安寧的心態,平靜的心,才是應對秋季的正確做法。比如,可以多出門運,欣賞景,或者聽一些輕松愉快的音樂,適當地釋放力。
寒過后,晝夜溫差較大,應據天氣況適時增減,以防止冒。為了提高人在冬天保暖的能力,呼吸道抵抗力較弱、容易患上氣管炎的人,應該特別進行秋季鍛煉,以確保能夠順利地適應從夏季炎熱到秋季涼爽的轉變,提高對氣候變化的適應和抗寒能力。此外,秋季早睡早起有利于收斂神氣,使肺臟不秋季干燥的傷害,保持充沛的活力。
在秋季養生中,藥膳的應用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滋清心、安神的良藥——百合。百合最早被用于醫藥的記錄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中醫認為百合寒,味甘,心、肺兩經,能夠養潤肺、清心安神。中醫臨床上有很多使用百合治療疾病的方,最經典的就是張仲景治療百合病所用的“四方”,例如百合知母湯、百合石代赭湯、百合子湯、百合地黃湯等。百合可以用于治療虛久咳、痰中帶、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神恍惚等癥狀。對于心火上擾、虛燥熱引起的失眠者來說,推薦食用百合蓮子蛋糖水。百合寒,味甘,心、肺兩經,能夠養潤肺、清心安神;蓮子平,味甘、,歸脾、腎、心三經,能夠補脾止瀉、益腎、養心安神;蛋黃平,味甘,歸心、腎、脾三經,能夠滋潤燥,養熄風。這三種食材與百合搭配,可以增強清心安神的功效,適合心火上擾、虛燥熱引起的失眠者食用。
以上是關于秋冬養生的一些建議。希大家能夠在干燥的秋季氣候中,通過調整飲食、保持良好的緒和生活習慣,保持的健康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