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以來,全國各地接連出現了幾波流季。最近,支原肺炎為熱門話題,在兒醫院的發熱門診患兒增多。一些網友分了凌晨時分兒科門診的照片,顯示燈火通明,患者不斷涌。與此同時,一些市民選擇不再排隊前往大醫院,而是前往社區服務中心(社區醫院)就診。社區醫療機構能否在傳染病高峰期守住“第一道防線”,減輕大醫院的就診力?現在,我們來了解一下廣州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兒科門診況和藥儲備是否充足。

奧一新聞走訪了廣州多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現大多數中心沒有單獨設立兒科門診。比如,家住越秀區的劉先生最近因兒的季節發作,決定臨時到家附近的社區醫院開霧化藥。由于沒有提前預約,劉先生在現場掛號后,花了近3個小時的時間才能看醫生。“其實我只是想開個藥,盡快給兒做霧化。”劉先生告訴記者,由于他家附近的社區醫院沒有專門的兒科,他當時只能掛全科醫生的號碼。雖然前面排隊的人不多,但等候時間很長。“大約有5-6個人看診,基本上都是老年人,每個人和醫生聊得時間都很長。”他回憶道:“有一個老人好像是要醫生開一些日常藥,但談了整整40分鐘。”劉先生認為醫院的安排不太合理,“希醫院能開設一個快速通道,為需要及時救治的患兒提供服務。”越秀區社區醫院的全科醫生張醫生向記者解釋了劉先生遇到的況。他表示,現在所有社區醫院都提供預約服務,如果沒有預約而現場加號,有時候確實需要等待較長時間,畢竟要先看完預約的患者。“預約是提前在網上預約,但如果沒有預約或者第一次來醫院就診,就不能在取號機上取得預約號碼,只能先去掛號辦理掛號和登記個人信息。”他解釋道,上述任何一種況都可能導致就診時間延長。關于劉先生提到的很多老人開藥的況,他解釋道,每年的一、四、七、十月份,會有很多老人來開門診藥。“有些人會掛多個門診號,看起來好像一個病人看了很久的樣子,比如我自己的門診一個病人掛了9個號,包括自己的門診、家屬的門診和門慢號。”據介紹,疫后醫保允許病穩定的門慢病患者每季度開三個月的藥,因此每季度會有很多門慢病患者就診。“另外,上級部門要求我們每個季度都要對門慢病患者進行隨訪記錄登記,這個登記在我們醫生的診療平臺上,只有完登記才能進開藥界面,所以門慢病患者每季度就診的時間會比較長。”社區醫院的兒科藥有限

奧一新聞記者最近走訪了廣州多家社區醫院,發現有些社區醫院設有兒科門診,可以理兒常見病如冒、咳嗽、消化不良等,特殊況會轉診至上級醫院。而沒有設立兒科門診的社區醫院,則由全科醫生看病。在天河區的一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劉小姐帶著4歲的兒在等候就診。“最近有點咳嗽,但沒有發燒,所以想在這里簡單開個藥。”記者觀察到,這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沒有兒科門診,全科醫生的看病時間約為15分鐘。劉小姐拿著醫生開的藥方去開藥,從藥方上看,需要購買兩種中藥口服。“咳嗽已經很久了,不知道中藥的效果如何?”這位網友認為,三甲兒醫院的用藥更準確,效果更快。個人更傾向于在社區醫院做項檢查,然后拿著結果去兒醫院就診。然而,也有網友持相反意見,認為在社區就診可以避免排隊的煩惱,而且有些醫生對患者很耐心,在社區醫院看病的費用也較低。對此,天河區一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主任告訴記者,不同的醫生有不同的開藥習慣和配藥思路,很難通過個別病例評價醫生的診療水平。“有些醫生可能更偏向使用西藥,因為效果更快;而有些醫生則更傾向于使用中藥。”實際上,很多社區醫院正在努力小與三甲醫院之間的水平差距。在天河區前進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從今年2月開始,該中心設立了兒科專科門診,每周二和周六上午8點至12點,特邀天河區中醫醫院兒科專家團隊定期坐診。此外,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還定期與三甲婦醫院合作進行義診,免費提供兒營養檢查、兒基礎能力訓練儀檢查、聽覺功能檢測理系統檢查等。近日,新版流疫苗接種技指南指出,今年冬春季我國可能面臨多種呼吸道傳染病叉或共同流行的風險。目前,全國多家醫院的門急診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患者中兒居多,也有不年人中招,特別是老年人。除了大家知的支原肺炎、流和新冠病毒染外,還有細菌染和諾如病毒染等。社區醫療在這一波“混合染”的呼吸道傳染病中將如何找到自的定位?未來基層醫療的發展空間又將如何?奧一新聞將繼續關注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