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區護理服務的不斷發展,現在許多簡單的傷口護理或者長期的康復護理都可以在社區進行,避免了跑大醫院的不便。為了全面提升社區護理服務的能力,徐匯區楓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立了社區護理中心。該中心目前已開設了靜療導管維護和傷口造口兩個專科門診,以及中醫高、糖尿病、骨質疏松和心肺康復四個醫護聯合門診。同時,他們還探索建立了“專科護理門診-病區-站點-居家-功能社區”的閉環管理模式,提供整、持續和延續的多學科融合護理服務。

自社區護理中心立以來,他們高效便捷的護理服務到了社區居民的廣泛好評。比如,家住楓林街道的姜阿姨在家庭醫生的建議下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心肺專病康復醫護聯合門診就診。在醫護的指導下,經過三個月的努力,姜阿姨的況有了很大的改善。最近,姜阿姨再次前來復診,經過詢問,醫生微調了的運方,執行高強度間歇的方案,每周三次訓練。護士則陪同姜阿姨前往心肺康復工作站,檢測的各項心肺指標,并詢問最近的狀況,只有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才能進行康復訓練。據姜阿姨目前的康復趨勢來看,再過一兩個月,就能恢復到正常水平。

除此之外,在社區還有很多獨居老人,他們一旦遇到病痛,就連走到家門口的社區醫院都十分困難。這時,家庭醫生就需要上門服務。比如,康復科的醫護會去獨居老人吳阿婆家中,為其疼痛的膝關節進行沖擊波治療,并為提供相關康復知識的科普。這樣的上門治療每周都要定期進行兩次,直到吳阿婆康復到能夠自己下樓。為了方便聯系,護士還將吳阿婆拉康復醫患群,方便今后的治療指導和科普。吳阿婆激地表示:“我這個關節痛得厲害的時候,都沒辦法上扶梯,只好一步一步慢慢挪上來。子都要上班,也不能天天來照顧我,多虧醫生能上門來為我治療,還很心地關照我,真是太謝他們了。”

為了提高護理服務的質量和便捷,社區護理中心通過“線上申請、線下服務”的方式推進護理信息化建設,已經開始實施連續護理服務模式。楓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總護士長施嵐表示,他們的重點工作就是社區護理中心的建設。他們組建了一個多學科的綜合團隊,通過預防治療、康復養護等全方位的干預,希能為轄區居民提供從病房到門診到站點以及居家的全程高質量、有溫度的護理服務。他們還計劃積極與區域的醫聯護理專家合作,通過專家下沉到社區來提升專科護理的服務技能,使護理中心的建設更加富和扎實,惠及更多有健康需求的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