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特別是進中老年階段,頭發逐漸變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一般來說,白發會在35歲左右開始出現。然而,很多人在35歲之前,甚至25歲左右,就出現了大量白頭發,這被稱為白頭病或者白頭,屬于病理現象。在我們老百姓眼里,白頭給人的第一印象是腎虛、早衰,這種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并不全面。

中醫對白發病的認識歷史悠久,在長期的診療實踐中逐漸形了比較完善的理論系和治療經驗。《黃帝經》最早記載了白發病的發病機制,認為白發病的發生與臟腑的志因素切相關。可見頭發的烏黑榮潤,與腎氣充實、氣旺盛切相關。然而,《儒門事親》中也有記載,年輕人出現白發或白屑,與熱太過有關。因此,通過對白發病的相關論述以及大量資料的研究,可以將白發病的主要原因概括為肝腎虧虛、氣不足和分有熱。

基于對白發病的認識,歷代中醫醫家創立了治療白發病的有效方劑。例如,《醫方集解》中記錄的二至丸,被廣泛應用于治療肝腎熱型白發病。這個方子由貞子和墨旱蓮兩味藥組,有補肝腎虛、清肝腎虛熱的功效。市面上也有二至丸的中藥。另外,六味地黃丸也可以治療肝腎虛、熱引起的白發病。六味地黃丸由地黃、山萸、山藥、丹皮、茯苓和澤瀉等藥地補腎,山萸補肝,山藥補脾。此外,丹皮清熱,澤瀉泄腎中濁,茯苓去脾胃氣。六味地黃丸中的“三補”和“三瀉”合用,可以起到攻補兼施,標本兼治的效果,適合用于肝腎熱、輕度氣的白發病。如果熱明顯,可以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加知母和黃柏,增強清虛熱的效果,這個方子被稱為知柏地黃丸。以上提到的二至丸、六味地黃丸和知柏地黃丸都是用于治療肝腎熱引起的白發病。

對于氣虧虛引起的白發病,八珍丸是常用的中藥。八珍丸由黨參、白、茯苓、甘草四君子湯和川芎、當歸、地、白芍四湯兩個方劑組。四君子湯是補氣的基礎方,四湯是補的基礎方,兩者合用可以同時補氣。因此,如果白發病只是輕微的肝腎虛,熱不明顯,可以使用二至丸;如果肝腎熱,以虛明顯為主,可以使用六味地黃丸;如果肝腎熱,以熱明顯為主,可以使用知柏地黃丸;如果在肝腎熱的基礎上還有氣虧虛,可以,在以上三個中藥中選擇一個,并搭配八珍丸,以達到補肝腎、清虛熱、補氣的效果。

肝腎熱、氣虧虛引起的白發病會有哪些癥狀表現,可以咨詢中醫師進行辨證,或者留言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