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它并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多種疾病共有的病理過程和臨床表現,同時也是疾病發生和發展的重要信號。對于發熱患者的診斷問題,一直是臨床工作中的一個巨大挑戰。在第8屆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肝病(中西醫結合)專委會學會議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的王凌航教授分了發熱伴五大癥候群鑒別診斷的思路。下面將對發熱的概述、發熱伴隨癥候群、發熱伴呼吸道癥候群、發熱伴胃腸道癥候群、發熱伴中樞神經系統癥候群、發熱伴小板減癥候群以及病原學檢查原則進行詳細闡述。

發熱不明原因的概述中,我們可以將引起發熱的疾病分為發熱和非發熱。發熱是指各種病原導致的急或慢或局灶染,而非發熱則包括病、變態反應及結締組織病、實腫瘤、理化損傷、神經源發熱以及其他疾病。其中,腫瘤和結締組織病是最常見的非發熱疾病。而不明原因發熱則可以據不同的分類來進行診斷,如經典型、院型、免疫缺陷型和HIV相關型。

在發熱的診斷過程中,我們要明確各種檢查方法的功能、可靠、敏、特異以及利弊,并考慮到是否存在假和假。任何一項實驗室檢查結果都可能因疾病的發展階段、類型特殊或技誤差等原因產生假或假。因此,我們應該重視檢查結果的意義,并且據臨床的況來判斷診斷。

發熱伴隨癥候群主要包括發熱伴呼吸道癥候群、發熱伴胃腸道癥候群、發熱伴皮疹癥候群、發熱伴中樞神經系統癥候群和發熱伴小板減癥候群。對于每種癥候群,我們需要關注不同的疾病鑒別診斷。

病原學檢查在發熱的診斷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對于重癥患者、特殊流行病學史、經驗治療順應不良的患者、病原譜研究和院防控的要求以及病原變遷及耐藥的持續監測需求,均需要進行病原學檢查。在進行病原學檢查時,我們應該選擇合適的標本,并注意標本的采集、保存和運送等要求。

發熱伴呼吸道癥候群是一種常見且復雜的況。在鑒別診斷時,我們應該關注細菌肺炎和病毒肺炎之間的區別。同時,我們還需要注意其他可能的病原,如軍團菌、病毒或細菌染等。

發熱伴胃腸道癥候群中,我們要注意不同類型的腹瀉病理生理機制,如滲腹瀉、分泌腹瀉、炎癥腹瀉和腹瀉。對于不同的疾病,我們需要據排便況、腹痛和腹塊等特征進行鑒別診斷。

發熱伴中樞神經系統癥候群中,我們需要注意EB病毒炎、腮腺炎病毒引起的無菌炎、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腦炎以及藥引起的無菌炎等。

發熱伴小板減綜合征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新型疾病,該病主要在中國的山區和丘陵地帶的農村散發。這種疾病的病原被命名為發熱伴小板減綜合征病毒。這種疾病需要及時進行診斷和治療。

總之,在診斷發熱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據不同的癥候群和病原學檢查原則進行鑒別診斷。同時,我們還需要關注不同疾病的臨床表現和特征,以便準確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