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春日,正是踏青游玩好時節,也進了發熱伴小板減綜合征高發季節。發熱伴小板減綜合征是一種由新型布尼亞病毒染引起的自然疫源傳染病,主要通過蜱蟲傳播。該病的主要癥狀包括發熱、小板減和白細胞降低,因此也被稱為“蜱蟲病”。

染后,發熱伴小板減綜合征的潛伏期一般為5~14天,多在6~9天。該病起病急,主要癥狀為高熱,溫多在38℃以上,嚴重者可達40℃以上,部分患者熱程可長達10天以上。常見癥狀還包括疲乏、惡心、嘔吐等,部分患者還會出現頭痛、酸痛、腹瀉等。檢時常發現頸部、腋下和腹等淺表淋結腫大并伴有痛,還可能出現上腹部的痛。

目前尚未研制出發熱伴小板減綜合征的疫苗。但是及時規范的治療可以使大多數患者預后良好。年齡較大或有基礎疾病的患者可能病較重,如果不及時就診治療,可能會出現意識障礙、皮瘀斑、消化道出、肺淤等并可能導致死亡。

發熱伴小板減綜合征的傳播主要通過蜱蟲叮咬攜帶病原的宿主傳播給人類。人與人之間的傳播較為見,主要是通過直接接危重患者的和分泌導致人際間傳播。

人群普遍易染發熱伴小板減綜合征。山區、丘陵和林地等地方流行區域的居民、勞者,以及前往這些地區進行戶外活的旅游者染的風險較高。此外,醫護人員、陪護人員、探視患者的人員以及理死亡患者的殯葬人員,如果在接患者的和分泌時沒有規范的防護措施,也會有較高的染風險。

在發熱伴小板減綜合征高發季節,如果有蜱蟲叮咬史或曾在山區、丘陵和林地等戶外環境工作、生活或旅游,且出現發熱、乏力、明顯納差、酸痛、頭痛、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關節痛等癥狀,應該懷疑可能染了發熱伴小板減綜合征。

一旦出現疑似癥狀或征,應盡早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并告知醫生相關暴史,以便早日進行診斷和治療。

蜱蟲主要生活在草地、農田、茶園和森林等自然環境中。山區和丘陵地帶是蜱蟲活的高發地區,每年的4-10月份是蜱蟲活的高峰期。

如果發現被蜱蟲叮咬,不要驚慌。可以用酒涂在蜱蟲上,使其頭部放松或死亡,然后用尖頭鑷子垂直向上取出蜱蟲。切勿用手、拽、用火或其他品刺激蜱蟲,以免頭部殘留在皮。如果不確定,應盡快去正規醫院理。取出蜱蟲后,用碘酒或酒消毒傷口,并切觀察狀況2周。如果出現發熱、叮咬部位發炎潰爛或紅斑等癥狀,應及時就醫。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定期清理環境衛生,清除雜草和垃圾,打掃禽畜圈舍,以避免蜱蟲滋生。如果家中的寵或牲畜有蜱蟲寄生,可以使用殺蜱藥劑進行藥浴。在野外活時,應避免長時間坐臥在蜱蟲主要棲息地如草地和樹林中。在野外勞作或活時,建議穿著淺的長袖,扎或將塞進子和鞋子里,盡量穿膠鞋。可以使用驅避劑噴涂的皮。回家后應仔細檢查,特別是頭皮、腰部、腋窩、和腳踝下方等部位是否有黑痣樣的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