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的改變,癌癥的發病率逐漸增長。癌癥作為人類的醫學難題,讓很多人到害怕和恐懼。然而,要想遠離癌癥,我們可以通過切斷所有導致癌癥發生的因素來避免患病。據國家癌癥中心和中國醫學科學腫瘤醫院發表的一篇論文顯示,我國最常見的致癌因素共有23種。在我國每年死于癌癥的103.6萬人中,這23種致癌因素引起的死亡人數占比達到42.5%,幾乎接近一半。換句話說,如果我們能夠有效控制這23種主要的致癌因素,就能夠減近一半的癌癥死亡人數。
那麼,這23種致癌因素是什麼呢?首先是行為因素,其中包括吸煙、二手煙、飲酒和缺乏鍛煉。吸煙被認為有極大的毒,容易導致哮、肺癌和肺炎等疾病。而二手煙同樣有危害,尤其對兒和婦的傷害更大。飲酒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質,研究表明,飲酒次數與患癌幾率呈正相關。缺乏鍛煉會導致新陳代謝減慢,增加患癌的風險。
其次是飲食因素,包括攝不足水果、蔬菜、鈣和膳食纖維,以及攝過多的加工類制品、腌菜和紅。蔬菜水果、膳食纖維對于人來說是必需的,有利于促進腸道蠕和排除人毒素。缺乏膳食纖維會增加結腸癌等癌癥的發病風險。加工類制品和紅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類致癌食品。
代謝因素方面,重超標和糖尿病都與癌癥有一定的關系。胖導致的癌癥包括食道癌、腸癌和腎癌等多種類型。此外,癌癥也是導致糖尿病的因素之一。
環境因素包括長時間暴在紫外線環境下和高濃度的PM2.5。長時間暴在紫外線下會導致皮癌的發生。而PM2.5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質,高濃度的PM2.5會導致各種疾病和癌癥的發生。
最后是染因素,包括幽門螺桿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毒、EB病毒、人頭瘤病毒和人類皰疹病毒8型。這些病毒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各種途徑傳播,因此我們需要做好預防工作來有效避免染。
總之,我們不需要害怕癌癥,只要了解導致癌癥發生的因素,并時刻保持警惕,預防于未然,就能夠大大降低患病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