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疾病過程中一種常見的病理產。它的形往往由于臟腑氣虛、肝郁氣滯、寒、熱等多種原因,導致在脈道中運行不暢,或逸出脈外而形。如果瘀不能及時清除,在逐漸積累,就會引發其他癥狀,這是求救的信號,需要重點關注。

的表現主要是積聚和凝結。人正常生理狀態下,營衛氣應該循于常道,但如果出現瘀,就會影響氣的正常運行。氣布才能蕃育,如果氣機營衛不通,臟腑和腠就會失去濡養,就像《靈樞·五變》中所言“脈不行,轉而為熱,熱則消”,《素問·痹論》中也提到“榮衛之行,經絡時疏,故不通,皮不營,故為不仁”。因此,輕度的瘀會導致煩熱的覺,重度的瘀會導致不仁,甚至出現甲錯的現象。從這個角度來看,瘺其實也是不仁的表現。

在學習經典中,我們往往關注有方劑的條文,而忽略了一些沒有方劑的條文,比如《金匱要略》中的“病人滿,瘺舌青,口燥,但漱水,不咽,無寒熱,脈微大來遲,腹不滿,其人言我滿,為有瘀”。有一次,我與一位同學討論他治療的一個病例,患者口周圍干燥,甚至皮半年多,用了兩次養清熱的方藥,沒有任何效果。我向他提到了《金匱要略》中關于瘀的這條經文,建議他嘗試活化瘀的治療思路。很久之后,同學告訴我,他給患者用了生化湯加減,服藥三劑后癥狀明顯減輕,從此這個患者及其家人都了他的。可見,瘀引起的燥熱或煩滿癥狀,在《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并治》中,張仲景對治療方法進行了描述。

除了溫經湯,還有桃核承氣湯和抵當湯等名方,也被用于治療瘀。在現代臨床實踐中,針對手后傷口不愈合等問題,常常采用四逆湯合桃核承氣湯的組合方劑進行治療,這是治療“狀”的有效方法。

總之,對于病人的脈證,我們應該據不同的氣狀態進行準治療。張仲景的“辨病脈證并治”理法思維,充分現了經典顯學“見病知源”的髓,即通過觀察脈證來了解病,然后據病進行治療。中醫經典的研究和應用一直是中醫學者的追求,但經典的理論往往晦難懂,真理深邃。柳紅良博士在他的著作《明于經典悟中醫:尋找中醫經典中的邏輯》中,通過結合中醫經典理法思維和臨床實踐,對中醫核心理論進行了反思和解讀,幫助中醫學者理解和應用經典,使中醫學不再局限于“方證對應”,而是能夠據病進行個化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