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不僅僅是一種病,而是由多個病癥構的一串疾病。尿酸高是由于腎功能不良,肝腎代謝功能下降,脾臟運化功能不佳所導致的。因此,痛風與肝、脾、腎等多個臟有關。尤其是脾臟在其中起主要作用,脾虛導致氣生化不足,津輸布失常,容易形痰,并且氣運不暢,痰得以聚集。治療痛風要養腎,調理肝臟,更要健脾。想要從本上治愈痛風,關鍵是扶正驅邪,首先去除熱,然后調理肝臟、健脾、養腎,重點在于調整部,保持平衡狀態。
以朱某為例,他今年60歲。兩年前,他注意到左側踝骨腫痛,但沒有采取任何措施。后來疼痛加劇,導致走路時一瘸一拐,伴隨食減退和排便困難等癥狀。經舌質黯淡、苔黃膩,脈沉細等檢查,發現他的尿酸值為670μmol/L,被診斷為痛風。他曾嘗試過服用秋水仙堿等藥止痛,但效果不佳,于是轉而尋求中醫治療。
據病分析,朱某患的是熱蘊結,同時脾氣虧損。治療方案應該以健脾利、清熱止痛為主。醫生開出的方劑包括蒼、白、茯苓、薏苡仁、黃柏、川牛膝、白豆蔻、金錢草、車前子、萆薢、徐長卿、公英、山慈菇、清風藤、藤等藥,共服用了七劑。治療后,關節腫痛明顯減輕,排便恢復正常。雖然熱癥狀已經緩解,但邪仍未消除,黏滯仍然阻塞經絡關節,導致病纏綿不愈。因此,后續治療應該緩慢進行,治本為主。
在后續治療中,方劑去掉了徐長卿、公英、山慈菇、清風藤、重樓、黃柏等清熱藥,增加了黃芪、黨參、陳皮等健脾益氣藥。繼續服用七劑后,疼痛停止,各種癥狀都有所改善。藥方沒有再進行更換,繼續服用了十四劑以鞏固療效。一年的隨訪顯示,疾病沒有復發。
雖然患者存在熱癥狀,但不能簡單地進行攻伐治療,因為脾虛是熱的源。因此,治療痛風應該以健脾扶正為主,配合清熱化,同時兼顧活通絡。藥的選擇和用法解析如下:白、蒼、茯苓可以健脾、燥,適用于治療脾功能不良、濁中阻等證候;黃柏、川牛膝、薏苡仁可以祛除風,專治熱下注導致的筋骨疼痛、足膝紅腫。白豆蔻可以化行氣,打開腔;徐長卿、清風藤、藤可以祛風止痛,活通絡;金錢草、車前子都是利水滲的藥,聯合使用可以協同增效。萆薢可以祛除痹,利水化濁,常用于治療風疼痛,對關節屈不靈活有良好效果;山慈菇、公英可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最后,需要提醒痛風患者要避免海鮮、甜酒、臟,同時避免張勞累等因素對疾病的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