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者如出現熱狀,表現為心煩滿、口干燥等癥狀,但脈搏卻沒有現出熱的特征,這可能是匿,也就是瘀的表現,需要進行治療。過去的趙刻和俞橋的版本誤將“伏”寫作“狀”,現在據各家版本進行了更正。《金鑒》中提到:這一段是對前文的延續,通過詳細辨證脈象來明確治療方法。所謂熱狀,即指心煩滿、口干燥等熱癥。此種病人應該有脈數大的特點,但現在出現了沉伏的脈,說明熱氣匿在中,即為瘀。瘀的治療應該進行下行,可以使用桃核承氣、抵當湯丸等方劑。元堅說:“而”一詞可能是誤寫,實際上應該是“不”。因為熱癥中只是有想漱水的癥狀,并不敢說有覺。通過病人的驗證,也必然不會想要吞咽水。此外,文中的“而”和“不互錯”這一段的意思是,病人一般況下,不會同時出現熱癥和水氣癥,但是在一些況下,確實會同時出現(參看水氣病篇越婢湯條)。徐氏認為:瘀證不嚴重時只有漱水的癥狀,嚴重時也會出現的癥狀,這是因為瘀積聚導致熱氣郁結。也許是因為對文本的理解有所偏差。淵雷案中提到:綜合兩段容觀察,如果病人在部以上出現熱象,經細致診察并非明熱證,就是瘀的表現。這是古人通過積累經驗得出的結論,而非臆測。脈搏反無熱,指的是診察時沒有其他熱證,不一定要單指脈搏。治療方面,也不一定要使用桃核承氣、抵當湯丸,可以使用犀角地黃、大黃、黃芩及瀉心湯等方劑,同樣可以起到下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