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是一種被稱作“補之圣藥”的草藥,被廣泛應用于中醫科補和婦科調經的領域。甘肅岷縣是當歸的最佳產地,也是秦州的發源地,因此當地的當歸被稱為秦歸。當歸有補和活的功效,常用于治療虛證、心腦管疾病和婦科病。在中醫開方中,有時會使用“全當歸”,有時使用“當歸頭”、“歸尾”,這是因為當歸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功效。當歸頭、尾偏于破,歸偏于補,全當歸則補和活效果均可。當歸經過酒制后,即為酒當歸,其溫通力增強,活和散寒的效果也增強。下面將介紹一些當歸的妙用。

1、

據中醫理論,心主脈,肝藏虛主要是由于心、肝兩臟得不到的滋養,導致全癥狀,如面蒼白或萎黃,舌頭、口、眼瞼和指甲淡,頭暈、心悸、多夢,手腳發麻,月經淡、日期推遲或閉經,脈搏弱。代表方劑是四湯,包括當歸、地、白芍、川芎。這四味藥合用,能補而不滯,行而不傷,溫補而不燥熱,滋養而不膩滯。當歸還可以虛的不同臟腑側重,配伍不同的藥

(1)肝虛:肝得不到的滋養,容易導致頭暈、手足發麻,月經不調。代表方劑是補肝湯,包括當歸、地、木瓜、白芍等,用于肝不足、筋緩手足麻木、視不清等。

(2)心虛:心虛容易導致心悸、失眠、健忘。常與酸棗仁、柏子仁、遠志等配伍使用。

(3)心脾兩虛:心脾兩虛容易導致心悸、失眠多夢、食、大便溏泄、面萎黃、慢等。代表方劑是歸脾湯,可以同時補心脾,用于勞心過度、思慮傷脾。

(4)氣兩虛:長期疾病不愈,容易導致氣兩虛,表現為面蒼白或萎黃、氣短懶言、神疲乏、頭暈目眩等。常與補氣藥如黨參、黃芪等配伍使用,以補氣為主,如八珍湯、十全大補湯、當歸補湯、歸芪口服等。

2、全疼痛

遇寒則凝,凝則不通,不通則痛。當歸既能補又能活,還能散寒止痛,對于虛寒疼痛有很好的效果。

(1)痹(心悶痛):痹是中醫學中的疾病,以心悶痛、氣短息,不能平躺為主要癥狀,常見于西醫學中的冠心病心絞痛。這類病痛常以當歸為主藥,配伍活、散寒藥,如吳茱萸、桂、茯苓、桔梗等。

(2)胃痛、腹痛:包括胃部疼痛、腹痛、脅痛等。虛型胃痛常表現為胃中痛,有時伴有脅痛,口干咽干,便,舌紅苔。常用一貫煎,配合當歸、生地、枸杞、麥冬等藥,以養肝胃之

(3)頭痛:當歸用于頭痛,無論是寒熱痛還是虛實痛,都可以配伍應用。如中藥正天丸,配合當歸、鉤藤、白芍、川芎等,用于各種原因引起的偏頭痛、頭痛、神經頭痛、頸椎病型頭痛、經前頭痛等。

(4)風病、關節炎:當歸有活散寒止痛的作用,常與其他藥一起用于風病和關節炎的治療,特別是對于以關節和酸痛、紅腫、疼痛為主要癥狀的疾病。代表方劑是獨活寄生湯,包括當歸、獨活、桑寄生、杜仲等,用于肝腎兩虛、氣不足引起的腰膝疼痛、弱無力,肢節屈不利,麻木不仁,怕冷喜溫。

3、月經病

當歸主要歸肝經,既能補、活止痛,又對子宮有明顯的選擇作用,能夠很好地調整子宮功能狀態。歷代醫家將當歸視為婦科調經之要藥。代表方劑是《金匱要略》中的溫經湯,包括當歸、吳茱萸、芍藥、川芎等,用于崩暗而有塊、月經提前或推遲、痛經、小腹兩側疼痛脹滿、腰酸、或宮寒久不孕等。

4、腸燥便

當歸還有補潤腸的作用,可用于因虛津虧導致的腸燥便,這種便常見于老年人、長期便、虛弱質和兒習慣便。代表方劑是當歸龍薈丸,包括當歸、龍膽草、梔子、黃連、黃柏等,用于肝火引起的便

在使用當歸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當歸溫且有補益作用,不適合邪氣盛、熱盛且正氣不虛的疾病,如脾胃熱、肺熱痰火、等熱疾病或質。

2、當歸有潤燥腸的作用,容易導致大便稀溏,對于容易腹瀉的人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