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話說,我們先來看一段原文,《素問·上古天真論》:“丈夫八歲,腎氣實,發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氣溢瀉,合,故能有子;……八八天癸竭,,腎臟衰,形皆極,則齒發去。腎者主水,五臟六腑之而藏之,故五臟盛乃能瀉;今五臟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故無子耳。”

生育能力與《素問·上古天真論》的解讀

這段描述實際上大致概括了男的生理變化規律,我們只截取其中有關生容。有人立馬舉手發言:“乘法我會算,古人大大說明白了,所以男能生孩子的年齡就是16歲到64歲!”但其實不然。首先,“男子以八為度”,本就是古人的一個大致算法,顯然有一定程度的上下誤差,所以我們生活中也能見到七旬老者老來得子的新聞。其次,我們仔細看就會發現,能否生子主要是與一個“天癸”的東西直接相關。“天癸”來了,就能有子;“天癸竭”,就“無子耳”,比送子觀音牛多了。

那這個神奇的“天癸”究竟是什麼呢?中醫學認為,“天癸”指的是五臟之當中的腎,在接了五臟中其他臟氣補充之后,形的一種專司生質。這種質沒有實,所以我們可以把它想象一種功能,這種功能以“腎”為基礎,但是必須有充沛的所有五臟氣流注,才能正常發揮。這就是為什麼,在全五臟的氣還不充沛的“二八”之前,以及“形皆極”、五臟衰弱的“八八”之后,都不能功生育的原因。

在原文中,聰明的黃帝老人家聽到這里以后,立馬就反問岐伯,那既然這樣,有些得道的養生高人,能活到一百多歲,他們的臟氣到“八八”的時候肯定還有盈余,那這種得道之人是不是就能將“天癸”維持到老呢?岐伯也給出了肯定的答復:“夫道者,能老而全形,年雖壽,能生子也。”看到這,相信大家都有一種“聽君一席話,勝聽一席話”的無語。搞了半天,你黃帝老爺子整本《經》還是沒講明白究竟幾歲以后才不能生孩子唄?“道者”是怎麼個者呢?我大冬天還能跳河冬泳能算得道了嗎?

但事實上,由于人質差異極大,在現實生活中,確實無法給出一個明確的生育能力界限。不過古人提出的“八八”為度確實有參考意義,絕大多數男的生能力,都是在64歲上下8歲的區間走向衰退的。要想盡可能地保留生育能力,除了腎充足以外,還需要讓五臟都有充足的氣。

我們雖然做不到岐伯在《上古天真論》中所說的“上古圣人”的地步,但是可以按照該篇原文的描述,概括出以下要點:1飲食有節:規律、適當飲食,不偏嗜辛辣油膩,也不偏嗜過度清淡。2起居有常:作息規律,形固定生活習慣。3不妄作勞:勞逸適度,休息時間和活時間都要有保證。4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注意自我防護,避免過度寒熱、燥帶來的外疾病。5恬淡虛無,真氣從之:放松心,豁達開朗,如果產生了激烈的緒,要及時疏導、恢復平靜。

實際上,關于最后一點,《黃帝經》中專門用了大篇幅來描述其重要,只是后世學者往往只看到了關于的“修”,卻忽略了原書中關于“養”對健康的重要。今天就跟大家聊到這里,以后有機會將繼續與大家分關于這部分的容~